第十二章人事调整
“陛下,臣愿意。”袁时中等着就是这个时候,立即说道。
张轩一时间也是一愣,在他心中担任枢密使,或者说掌管枢密院的人应该是曹宗瑜,该因曹宗瑜是最理解张轩的人,也是张轩最信任的人。
曹宗瑜本身的能力也是足够的。
但是袁时中请缨,却让张轩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而且张轩如果不论张轩的私人感情的话,袁时中要比曹宗瑜更合适。
首先是资历问题。
张轩将枢密院使作为武将之首,或许将来还要挂上太尉之类的加衔,以示尊荣。从资历上,袁时中在李自成纵横中原的时候,就是一方领袖了,资历比张轩还深,而今曹营老将凋零之下,张轩甚至找不到几个能与袁时中比资历的人。
当然了,高一功与袁宗第的确比袁时中资历还深,但是两人毕竟是后来才投的。与袁时中不一样。
而张轩所封的王爵,因为郑成功推辞而少了一个,王龙又战死了。天下五王之中只剩下三王了,也就是卫王袁时中,滇王李定国,唐王曹宗瑜。
但是在天下人看来,这三个人却有不同。卫王袁时中以资历封,滇王李定国以功封,而唐王曹宗瑜以亲封。
在很多人眼中,曹宗瑜的封王有这很浓郁的幸进的感觉。
如今再让曹宗瑜成为枢密院使,作为天下武官之首。恐怕下面不服的人很多。
张轩信得过曹宗瑜,想来他有办法让下面的人听话。只是非要如此吗?
卫王袁时中也是可以的,而且比曹宗瑜更好,毕竟卫王袁时中在资历上,作为诸将之首,很多人都服气。
而且安庆之战,袁时中也不是没有功劳的。在鄂王王龙战死之后,他是唯一参加过这一场关键战事的人,他升一下,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合情合理的。
张轩想了想,眼睛的余光看过其他人,心中叹息一声,暗道:“如此也好,曹宗瑜在外镇守,我也能放心。”
张轩说道:“卫王既然有此意,朕岂能不成全。卫王卸任安庆镇,入枢密院,为枢密使。”
“谢陛下。”袁时中说道。
张轩说道:“既然卫王为枢密使,却不知道你准备怎么安排?”
袁时中说道:“臣以为禁军三大营,陛下已经安置好,臣就不置言了。陛下有意于四川,则镇守重庆与云贵的将领最好不要换,臣请两镇镇之以静。”
张轩点点头,禁军三大营,张轩的确是
安排好了。
高一功掌管江北大营。邓和掌管江南大营。袁宗第掌管西京大营,这样安全之下,也将高一功所部编入禁军之中,与禁军一起训练。
很明显的将高一功所部给吞了。
这样做,对高一功有好有坏,好处是,高一功从今之后,就可以以禁军将领自居了,成为张轩的嫡系人马。各种安排都是最好的。
而坏处就是,高一功在军队的影响力,难免要被稀释一番。从今之后,就要遵纪守法,在张轩的手下做事了。
而云贵那边不动,大部分都猜得出来,大西军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不解决,李定国就没有离开哪里的可能。
至于贺虎头在重庆不动,却有些超出张轩的意料的。
按张轩的意思,想将贺虎头调入南京执掌宫禁。
毕竟江南大营虽然人马纵多,却在城外。南京城城防,乃是皇宫的护卫,都需要人的。故而张轩想调回贺虎头。
不过想了想,也不想驳了袁时中的提议,说道:“那安庆,信阳,襄阳,三镇?”
袁时中说道:“襄阳镇乃诸镇之首,非重臣不可坐镇,故臣以及唐王合适。而安庆城虽小,但是上游要冲,绝对不容有失,故而臣以为许都许将军合适,至于信阳镇虽然在两镇之间,但是大山横隔千里,险要的多。是小而坚,金声桓曾追随臣。镇守此地,对此熟悉的很,故而臣以为金声桓坐镇信阳却是合适的。”
张轩点点头。
许都与曹宗瑜安排的很合张轩的心思。毕竟这两员重将,张轩也不能会将他们放在后方,即便张轩愿意许都也不愿意。
只有金声桓,说起来是袁时中一系的。说起来,袁时中为枢密院使提拔几个自己人,也是常理之中事情。这金声桓的确很合适。
张轩也就点头了。
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谈了整个下午,越下越大了,连仆人行走的脚印都被填平了,看上无数残垣断壁都是一个样子的。
银装素裹的。
张轩见天色不早,就放他们回去了。
很多事情要慢慢的来,不能着急,而且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处。一行人行礼之后,都退了下来了。
李定国将要出宫门的时候,却被李辅国拦着了,说道:“陛下有请。”
李定国说道:“请公公带路。”
在李辅国的带领之下,没有一会儿工夫,李定国就进入一座暖阁之中,外面虽然是寒风夹血扑面而来,但是在暖阁之中,却
还微微见汗。
“拜见陛下。”李定国说道。
张轩反手将李定国给搀扶起来,说道:“滇王是朝廷柱石所在,西南平静全靠滇王了,朕早就想聊聊云南的事情,今天终于有机会了。朕听说,滇王有两个结拜兄弟,却不知道怎么样?”
李定国说道:“刘文秀陛下是见过的,允文允武,是一个多面手,而四弟艾能奇作战奋不顾身,也是一员良将。”
张轩说道:“却不知道他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