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掌柜算算时间,也知道他们就这几天能到。
他与中人也打过商量了,冬月底租屋能到二月底,刚好三个月。
若是多出来几天,就折价按天算也好,中人答应了,因而一路上,领路的伙计也把情况说了一遍。
大家听了顿时心安不少,按天算,就算超出几天也付不了多少钱,比原先担忧的多出一个月房租要强太多了。
第一处去看的院子就在隔了两条街的一条小街上,这里也有几家店铺以及更多的百姓家,一条条巷子纵横穿梭却还算宽敞干净,路上不时有人经过。
是一处独门小院落,庭院比他们在县城的还大一些,铺了石子小道,一角种了棵桃树和石榴树,此时枝叶枯败看不出生机。
另一边有个小花圃,种的矮从兰草,东厢屋角还有几株四季竹,尚有绿意点缀着。
东厢屋有两间,西边是敞轩和一间杂屋,正房也是一明两暗格局,另有个后院,厨房、柴房、粮仓、茅房都在那边,也有口水井。
“这里原来是一个客居在此的太学先生住过的,那位先生已经升任学政司巡查使,他去年接了家人过来另外置了宅子,这边便租给人住。”
“上一位住客是他老家的同窗好友,刚搬走不久,一时也没有人来问,我们掌柜就请中人留下这院子,看你们可中意不。”
伙计手头只有这座院子的钥匙,因而最先来的就是这里。
刘掌柜和中人商量之后觉得,按照叶子皓提过的要求,他们应该对这座院子最满意。
只不过这一片虽不偏僻,但独门独户除了斜对面有户人家的大门开在这边,其他不如在县城时方便。
县城的巷子没有这么长,郑家在隔壁联系起来也方便。
而从周掌柜那里了解了叶子皓的情况后,刘掌柜也有些担心这太过清静的宅子不合叶子皓的意。
刚把院子全部看了一遍,叶子皓和叶青凰都没有表态,毕竟这院子比县城的稍大一些,但月租三十两,而他们在县城的一年才四十两。
这时中人已得了消息匆匆跑过来。
中人是个中年大汉,面目和气,说话却是声音宏亮,看着是个爽朗的人而非奸诈之徒。
“这宅子出去到街上也就是百多步路,并不偏僻,附近又都是居住的百姓,我以熟悉这一带的中人名誉保证,这里都是本份人家,外头开铺的人家也都好打交道。”
“你们就去外面逛街也就是再走一、两条街,平日添置柴米油盐也方便,后门出去也是一样的情况。”
“再说后门对面也有人家的门对着,你们家小孩子多,我建议你们将大门栓好,这样举人读书也更安静,平日就从后门出去。”
中人健谈,立刻就以这宅子稳租出去为前提,对叶子皓他们提议着。
叶子皓看了叶青凰一眼,于是又问其他地方的宅子情况。
出发前说过的那几处宅院大半租出去了。
这两个月还能留下来的,四十五两的别苑有两处,果然是带了比这边院子大些的小花园的,还有座凉亭,位置也偏僻一些,因为四周都是有钱人家的大宅院,拉开了比邻的距离。
还有三处则是城西以及城西南一带,是在诸多院子里由刘掌柜挑出来的三处,十两的直接没要,有两家十五两和一家二十两的。
叶子皓一听便细细打听十五两、二十两的位置。
“有劳中人带我们去二十两的那处看看。”
通过中人的描述,叶子皓与叶青凰、陈飞走到一边商量了下,立刻决定去看看实地环境。
不出意外便在三十两和二十两之间选了。
从东南向西南走,坐着马车过了几条街,一路可以看到这边更繁华,因为普通百姓人家更多了。
穿过一条热闹的街市,进入一条小街,能并行两辆马车的街道还算干净整齐。
有小孩子从远处跑过来,经过马车时好奇地看了几眼,被不远处的妇人喊了一嗓子,连忙又跑走了。
在一处三铺头的杂货铺斜对面的院门前停下马车,中人下车打开院门。
“这家原是一间布坊,三个月前老板回乡奔丧,交代我将这里好生租给可靠人家,三年后他还要回来的。”
中人解释,神情却有些不太自然。
“阿飞你带大家四处看看,若是不喜欢,咱们就回刚才的院子去,你们拿主意。”
叶子皓立刻扭头支开了其他人。
“东主家长辈可是在这院子里去世的?”
只有叶青凰抱着孩子站在一旁时,叶子皓这才开口问中人。
“不敢相瞒,确实是在此处病故,否则这么大院子,也不会只租二十两了,这里可比之前的院子还大,屋子也多。”
一在东南、一在西南,地理上并没有处在劣势。
“夫君,这地方好是好,但咱们其实用不到这么大的院子,而且布坊肯定有许多大缸、晒篙这些杂物。”
叶青凰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
他们生活上可以不忌讳,但叶子皓毕竟是来考科举的,这里刚有人病故,多少有些不合适。
虽说他们也要做小买卖,这里的工具或许能用上,但他们人手不够,撑不起一间原本的作坊资源。
若花钱租了一座大院子,最后却只用上一半资源,实际是划不来的。
中人并没有反驳叶青凰的话,可见他也清楚读书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只不过是有这样的便宜机会,又确实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