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就过年了,老二—你大哥怎么还没回来?”宁篾匠靠在床头问:
“就是再几忙?也要落屋了-”
宁远贵刚端着稀饭进病房,听问-手一颤,稀饭差点儿泼出搪瓷缸沿:
三夜两天治疗下来,他看到老父亲疼痛渐止,腰能动弹,脸色变红—心里稍稍舒畅。
没想到今早会被问及“最难回答”的问题...
他稳住右手腕,边往床头走,便道:
“爸,您先喝点稀的,我打电话问问?”
看到父亲顺从地舀稀饭吃,宁远贵赶紧走到阳台上——
窗外能见度很低,小区屋顶、行列树、人行道上,遍布积雪。公路上进城的车辆摆成长龙—行驶缓慢,出城的寥寥无几,车顶大都覆盖着白雪。
一辆灰色面包车驶进医院大门,他瞪大眼睛仔细盯着望:
难道是“老大”的车子?要是-就太好了!
面包车稳稳停在车位上,从正驾走下来一个男人。
“有头发,肯定‘不是’。”他失望地收回目光...
宁老二打开手机,“已拨电话”第一条就是老大号码—他昨夜分时段拨打了3次,均是“关机”。他编发的短信“父亲病重,见信速回”,也不见回复。
“一定还是-关机。”尽管心里这么想,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再次拨打大哥号码——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sorry...”
—手机里传出的依旧是熟悉且恼人的女声。
“二哥-”宁远美穿着护士服走到近前,压低嗓子问:
“大哥有消息呗?”
“......”宁远贵摇摇头,一脸沮丧。
“大嫂今早上给我打电话,说是‘回娘家’了;要是有大哥消息,就打她弟弟手机。大嫂真可怜—说话就像要‘快断气’,唉...”宁远美伸手擦一下眼角,同情心-溢于言表。
“嗯-”宁老二见不得妹妹伤感,便转移话题:
“爸的腰看起来好些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院?我们临走时-答应‘妈’:腊月二十八给她准信儿?她肯定在家踮脚望着—”
“我正准备和你商量这事儿。早上问主治的李医生,他说:爸的病情很重,最好是能连续治疗一个月—再看效果?可爸刚才提出来-他要回家,语气硬得很...”宁护士眼巴巴看着宁校长,等主意?
父母年迈,大哥“还在找”;三哥、四哥又是她唯一的主心骨。
老父亲回妙岭老家,会中断治疗。她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住在城里,每天来医院按时检查、治疗是最佳选择。可是住“谁家”呢?
丈夫已经订好全家去海南旅游度假的机票,这个主意是她元旦时强烈主张的。现在为了父亲“住她家”-取消计划—不是不可以,但回家必有口舌之争。
她左思右想,只好将“难题”抛给二哥?
“你们在嘀咕什么?我还‘没死’呢,就不能听啦!”宁篾匠大声道。
两个子女赶紧回到老父亲病床前——
“爸-能听、能听。大妹讲:您的腰杆子劳累受伤—伤很重,李医生建议您多住一段时间。我说-听您的?没说旁的。”宁老二忙不迭解释:
他内心也很犯难,医生要求父亲住满一个月,再观疗效;倔强的老父亲坚决“要出院-回家”;家里母亲一个人在等消息?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境地—进退维谷。
“是啊-爸,您多少年为我们兄弟姊妹六个辛劳、操心,才落下腰椎病,是我们没孝敬好您。您就听医生的,治好再出院—好呗?”宁远美眼圈红了:
她生就菩萨心肠,当年选择上卫校就是出自本性。看到二哥编排说辞,她心里一阵难过,便临时决定改变“春节度假计划”,让父亲住自己家-好照顾。
“美子,我听‘医生’滴?都治了4个天头唠,都治好唠-为么事还要听他的?不信啦?我起来-你们看!”宁篾匠说着掀开被子,就要下床—
宁远美赶忙按住父亲腿,央求道:
“不听、不听。听您的-您讲怎么搞就怎么搞?先不慌下床,先不慌-”
宁老二一边给父亲盖被子,一边附和:
“大妹讲得对,我们都听您的-听您的。求您现在别急着下床。”
“我今朝就要‘回去’—”宁老头说罢-气咻咻地靠回床头!
“二哥,我们俩再去找李医生-”宁远美轻声道:
“爸,您先歇会儿,就是出院,今天上午的治疗也要搞。”
宁篾匠闭目不语...
“美子,真让爸‘出院’啦?”宁老二皱眉问:
他刚才被老父亲言语举动“吓到了”,一时茫然无措。
宁护士此刻显示出职业的冷静和客观,望着一脸苦相的二哥—镇定道:
“爸的牛脾气-我们都清楚。他要出院,‘无论如何’都拦不住。你看这样-行不行?明天治疗结束,再办出院。多治1次算一次。让爸过完年,再想办法劝他‘上医院’。他如果不想住院,就接到我家住—走门诊。”
若在平时-按她的个性,她会强烈主张-遵循医生建议!
现在面临“过年”,老父亲回家的心思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与其和他争执不下、闹得不快,不如找李医生商议“暂时出院”。依她往年经验,像父亲这类“病号”此时主动要求出院—医生会同意的。
宁校长抬头仰望天花板好一会儿,才叹口气道:
“唉...听你的。你待会儿和爸说清楚,我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