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需要一个台阶,
姜氏一族同样需要一个台阶。
那么多年,大越山国公有地位无实权。
因为姜遥嫡子姜蛰当年引爆灵邑政变,趁徐灵假去世继承国君之位。
姜遥其实也有错在身。
现在姜蛰已经死了。
姜遥为了重新回到国府,其实想了很多办法。
在东绛,他配合县邑城镇改革经济,加大力度整治违法乱纪的事情,公平公道。
县长与这位大越山国公的关系其实很好,
每次两人对桌饮酒,东绛县长都对姜氏一族的遭遇十分同情,并且替姜遥感到可惜。
国公在东绛大越山地带所做的事,上不达天听,国君根本就不在意,
姜遥为此沉沦过很多年。
可这一次,姜遥没有再逃避,他希望能已姜氏全族之力,为这场预料会胜利的晋灵战争,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徐灵这边同样如此。
他其实知道姜遥在东绛所做的的事。
虽然都很好,但从未打动过徐灵。
当年姜蛰政变之事让徐灵一直介怀在心,不可原谅姜氏一族。
晋楚、秦晋楚两次合纵战争,姜氏一族其实都有在暗中出力,帮忙运送粮草,筹备军资。
但徐灵仍旧是没有接受姜遥的好意,
或者是接受了,可就装作没看见。
姜遥有苦说不出。
现在是第三次,
姜氏全族举东绛之力筹措了五万石粮草,全国皆知。
徐灵不能再装哑巴。
他知道这么多年姜氏一族也不容易。
他姜氏的确有很多田土,都是当年徐灵钦封的,而每个月的俸钱也丝毫不差军神大元帅之下。
国公爵位,不是开玩笑的。
甭管你有没有实权,每个月俸钱都相当的可观。
即便如此,传言姜氏一族摒去了大量奴仆管家厨子花匠,只留下几名贴心侍从,过的也是简朴生活。
堂堂一国国公,日子比一般富家翁都好不到哪儿去。
那么多钱去了什么地方?
明眼人直到今天才看明白,原来姜氏一族一直在为灵国筹备战争事项。
他们所有的钱和收入,都拿来用作一时之需,
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姜氏一族前仆后继,没有任何悔意。
姜蛰死后,姜氏一族分崩离析,主脉这一条线因为姜遥的关系日渐繁荣,而那些支系,也由于姜遥的可以疏远而逐渐消失在时代之中。
姜蛰死后,姜遥独盛庶子姜泉。
此子倒是个才干之人,十岁读书,二十年养墨,韬光养晦。
除此之外,每日他都会勤加练武,琴棋书画皆通达,六艺纯熟。
让他进总政厅当甲级干事,完全是可以胜任的。
徐灵给了姜氏一族台阶,而姜氏一族,也一直在给徐灵台阶。
那么多年,终于又一次,打动了国君。
姜遥能不感动吗?
看看人家东圣国公彭杰,再看看楚国公沈庄,安泰国公泰丞,甚至未封国公胜似国公的国丈勾子图。
再看看姜氏?
姜遥何尝不希望姜氏子侄能入驻国府,再造辉煌。
现在,姜遥的任务完成了,他心中唯一的念想,也达成了。
在东绛面对郢都国府跪地半柱香之后,整个人倒在了地上,就此逝世。
“父亲!”
姜泉同父亲一起跪地,心中激动万分,可以入国府当值。
可父亲突然倒下,给了他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可年过三十的姜泉早已见过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倒是沉得住气,将父亲简单收殓,在东绛举办了一次不大的葬礼。
由于现在举国集军,与晋国针尖对麦芒。
徐灵收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扼腕叹息。
可他的心中并没有多少波动。
对于徐灵来说,姜遥的死,的确值得怀念,可他都年纪八十的人了,
知道自己家的庶子能入国府再次当值,心里那一股气,也就消散了。
这是正常的现象。
徐灵是比任何人都能看透生死人情的君王。
他知道,姜遥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以后姜氏嫡系全族的荣华富贵。
徐灵在郢都正殿上颁下了诏令,姜泉世袭罔替,成为第二代大越山国公,嫡系全族入国府当值,并任命姜泉担任总政厅甲级总干事!
消息传出,朝堂震动。
这可是甲级总干事啊。
当初总政厅的老将邬宫,干了那么多年也只是个干事,虽然他已可完全执掌总政厅。
但徐灵仍旧没有钦封他为总干事。
现如今,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越山国公成为了总干事。
可想而知这个职位的含金量。
那可是仅次于左右丞相,可越过上级直接向国君汇报国政国务的官员啊!
两位丞相当场就被架空了一半。
不过顾舟和矩光皆知,这是君上对姜遥的愧疚。
现在姜遥死了,姜氏一族当然可以平步青云,一举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中重臣。
他们两位丞相的权力,只是在总政厅这边被架空了大部分。
可在全国范围,三个州郡,二十个县邑之中,丞相仍然可以把持住自己一把手的位置。
说句难听点的,姜泉这个总干事的职位,在国府中央的权力已经不输给相权了。
可称之为‘大灵隐相’。
不过这个时候,由于晋国压力在前,因此此事很快就被转移了话题。
姜泉在东绛举族迁徙,完成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