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按顺序进殿,景清过金水桥的时候,看了眼两边侍卫,他忍辱负重投降燕贼,就是为了找机会刺驾,掩藏着。
最开始有人监督他,但他安耐住性子,拖到了大朝会,为了大计,和梅殷等人商议,将薄刃藏在奏疏里,近朱棣的身——刺驾!
他明白天下已经是永乐皇帝的,就算杀了永乐,文武百官也会拥戴太子朱高炽。
但是死他们几个,杀死这个篡位谋逆的燕贼,值了。
景清今天看了眼家眷,他的计划并没有告诉家人,大儿的孩子刚满月,都想着在永乐元年起个好名字。
为了建文陛下,死自己一家人又何妨。景清认为他做的是大义,离奉天殿越近,他越激动。
看了眼若无其事的梅殷,景清这心更加踏实。
永乐元年,大朝会举行,更多的还是关于百姓的事情。
朱棣听了户部的禀报,关心地对众人说道:“这两年,朕知道各地战事害得百姓饿肚子,今年工部要好好的给各府县兴修水利,需要的尽快上份奏疏。”
“江南是天下粮仓,不可忽视,今年春耕要抓紧。不要让百姓饿着,诸位还要多操操心。”
“工部让船厂抓紧,东瀛倭寇侵略朕的沿海子民,不可松懈,船造好便出兵。”
朱棣四更起床,大朝会开始说的最多是百姓永乐元年开春的事情,都是动脑子的活儿,散朝时都快晌午。
朱棣看了眼大家:“都回去吧,时间也不早了。”
他因为成渊的事,心里也是很不痛快,但早朝得上,今年是一年的开始。
景清静静地听着,寻找机会。
早朝刚开始,站殿武士也是最谨慎清醒时,不适合动手。
这会儿,大家都累,到了散朝时也都会松懈下来,这是梅殷告诉他的。
平心而论,景清觉得,永乐皇帝要比建文帝更加的务实,并不关注什么周礼和缥缈的大义。
可是朱棣做的再好又怎样,他还是乱臣贼子,景清闭了闭眼,下定决心。
朱棣正要离去,景清摸了摸奏疏里的薄刃,突然道:陛下,臣有本奏。”
“让人放朕御书房,你也累了,回去吧。”朱棣很疲倦,自己这心心念念要一起创盛世的人就这么没了。
皇后伤心,女儿病倒,两个儿子也因此伤心,自己十二弟早早的就进宫来询问。
成渊这小子倒是牵扯了大家的心。
“陛下,是关于百姓的建议。”景清道。
朱棣想了想,这个景清之前还被防范过许久,但他每次提的建议确是非常好的。
看见景清脸色不好,朱棣心里毛毛躁躁的,只盼他们都尽心为永乐朝,便又坐回龙椅,道:“景卿,有话请讲。”
景清一步一步走上去,“臣这一本只能告诉陛下一人。”
“密奏?”朱棣和朝下官员都打起了精神。
密奏不能在朝堂说,只能去御书房说。
朱棣当成是重要事,点头。
百官听说镇国公遇难的消息,礼部尚书杨贤之大朝会时,眼泪就不停的往下掉。
他看到最前面那里空空的,心里就很难受,那里一直站着他师傅。
就在景清跟着朱棣离去时,杨贤之却无意间看到景清奏疏里有一道银光闪过。
他记得成渊告诉过他,景清这个人很危险,那银光是刀。当下便喊道:“陛下。”
朱棣转过身停下:“杨卿,你有事情吗。”
若是平常杨贤之大呼小叫,朱棣肯定要发火,但今天朱棣只当他是心里难过,不予计较。
“陛下,景清奏疏里有刀!”他急而快的喊了出来。
旁边的内侍一惊,几个侍卫也看向景清。
景清听到计划败露,抽出奏疏里的刀刃,跨步上前,狠狠地向朱棣刺去。
站殿侍卫立刻抽刀,向朱棣这边扑过来。
原本身经百战的朱棣,这一刻似乎被惊住,看着景清碰开内侍向他扑过来的时候,眼中又惊讶,又疑惑,又很愤怒。
看着景清狰狞的面孔,刀刃奈何太短,距离朱棣还有个一两寸时,硬是刺不到。
景清也急,还想扑过去时,几个御前侍卫已经拔刀。
朱棣此刻已经反应过来,大声命令道:“抓住他。”
几个侍卫速度十分快,身后的站殿侍卫一脚踢中景清胸膛,将他踹翻下了御阶,摔的景清岔了气,但依旧紧紧攥着刀刃。
这刀刃是他专门找铁匠打的。薄如蝉翼,削铁如泥。
武将一脚,踹文人轻而易举。下面的侍卫立刻拔刀,架在景清的脖子上。
站在殿中的官员都吓呆了。
景清喘着气,瞪着朱棣道:“燕贼你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你夺侄位,你这个逆贼!”
“闭嘴!”朱棣一声咆哮,闭了闭眼睛,双手握拳,压抑着内心火气,走到景清不远处道:“为何?朕对你还不够好吗。朕对你们宽宏大量,既往不咎,给你升官,给你儿子升官,朕希望你辅佐朕,你竟然如此忘恩负义。”
“生为建文臣,死为建文鬼,可惜没有替陛下杀了你这狗贼。”
“朕既往不咎,是希望将你们一起聚集,打造一个盛世,你为何要冥顽不灵。”
“呸,狗贼,你夺陛下之位,我景清绝不会为你效命,乱臣贼子,你人人得而诛之,只有你死,才能解我景清心头之恨。”
朱棣脸色涨红,额头青筋暴起,气急反笑起来:“难道朕就该等着被他削蕃处死!朕当初,从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