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攻城的时候,兰州城上一片慌乱。众人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宋献策的到来,迅速稳定了人心。
“进入自己的防守位置,快!建奴要攻上来了。进入自己防守位置,听我命令!”
东宫卫的将士迅速接手了各处指挥权,所有人焦头烂额之际,听闻景泰来的总兵大人,拿了王爷的调兵军令。危急之下无人多想,于是纷纷听从吩咐。
箭如雨下,黄台吉开始发动猛攻。
清军排山倒海,城外杀声震天,闻者无不色变。
这么大的阵势,没有人见过。如潮水般黑压压的一片蜂拥而至,城墙下的清兵架起云梯,嗷嗷叫着开始攻城。
同时,城下的清兵弓箭手,不断的用弓箭压制。一旦有明军探出头,很容易被射死。
“给我砸!”
伴随着东宫卫将士们的命令,城墙上的明军开始反击。
对付攻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扔石头。这东西就地取材,无需成本。巨大的石块从城上砸落,城下的清兵哀嚎一片。
清兵攻城,最恨的不是明军的弓箭,甚至不是明军的大炮。而是这种石块的投掷,还有抛石车。
攻下一座城池有多难,《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战对于进攻方容易造成较大伤亡,甚至可能因为一座坚城久攻不下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战局扭转。
决定强攻一座城池,首先得判明这座城池对于整个战局的价值,即是否处于战略要冲、是否是敌人都城、是否有攻方必须获取的资源等。
而这一点,都符合黄台吉的要求。兰州是陕西战略要地,更是整个陕西的门户。至于城内,更是藏有大量的军饷粮草。
其次是判明这座城池的人员配备、粮草兵力,所谓“审敌我之强弱,量彼己之众寡”,如果城内粮少而人多,则不能强攻,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仅需围困即可获胜;如果城内粮多而人少,那么则需要毫不迟疑的发起攻击,战而胜之。
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区区兰州城不过万余人。十倍于敌的清兵,完全可以采取强攻的办法。
此外,就是攻城器械。《武经总要》曾收录各类攻城器械图多达72种,涵盖远程攻击器械、侦察瞭望器械、接通器械、遮挡器械、掘凿器械、摧毁器械、纵火器械、攀登器械八大类。
黄台吉采用的攻城器械是云梯,这是一种罪便捷且行之有效的器械。
当然,这里的云梯,不是指我们维修工人扛着的那种梯子。架上就冲,这样的梯子只能当活靶子。
怕你扛着梯子还没等攻到城下,就已经被射成了刺猬,或者被城墙上的石块砸了个稀巴烂。
云梯,乃是一种巨大的攻城器械。类似于一种坦克的车体,底部藏有士兵。宽大的云梯,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台阶一样,横跨在城墙上面。
由下面移动的士兵数十甚至上百人推着缓缓移动。而且,士兵们前面都有宽厚的木板抵挡,使得敌人弓箭无法射击。
一个移动的台阶,抵在城墙上。然后,云梯下面的士兵蜂拥而出,手持护盾踏着云梯,嗷嗷叫着往上冲。
一架云梯还好说,十架二十架三十架云梯一字排开,抵在城墙之上就跟在土坡上对你发起冲击是一个道理。
若是攻城方仗着人数优势一下子盖过来,你拿什么抵挡。
还有,一个城墙的薄弱点是城门。城内的守兵自然也是防守严密,对于城门的攻击,需要用到撞车,不过,撞车并不能保护推车前行的士卒,所以,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尖顶木驴,即在攻城车上搭建防护木板,外蒙生牛皮。
战争是惨烈的,如果说,敌人登上城墙就算是被攻破的话。这一天,兰州城至少被攻破了十七次。
城墙上,城墙下,到处都是累累尸体。兰州城的明军,亲眼见识了清兵恐怖的战斗力。
宋献策更是心惊肉跳,我们终究还是低估了清兵的战斗力。这些清兵,打起仗来比虎贲军不遑多让。
要命的是,黄台吉的手下,十万大军每一个都是战斗力爆表。而明军,只有朱慈烺的三千虎贲军。
这样的仗怎么打,只能拿人命去填,那尸体去堆积。按理说,身为攻城方的黄台吉战损率应该是最高的。
可是,从战况上来了。明军的伤亡率,至少是清兵的三倍以上。而且,明军还是守城的一方。
当然,这其中主要是参加守城的百姓伤亡最为严重。这些从来没有打过仗,没有拿起过武器反击的百姓,他们为此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可是,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现在,每一个参战百姓的脸上,都刻着毅然决然。他们身边的兄弟亲友,都在这场战役中死去了。活着的,心里只剩下愤怒,他们要报仇!
相比于兰州城的重大伤亡,城外的黄台吉则更为心惊胆战。大清起兵以来,他们还从未遇到过如此疯狂的负隅顽抗。
本以为,十万大军盖过来,兰州城还不是手到擒来。可是,从目前的攻势来看,兰州城固若金汤。
攻不下城池,则对黄台吉极为不利的。如非必要,他不想采取围城的战略,对明朝援军围点打援。
第二套方案只是不得已而为之,除非必要的无奈之举。可眼下看来,兰州城想攻下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黄台吉在辽东与明军数次交手,对于攻城战有着自己独到的特点。他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