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送走朱氏三口——当然,主要是送走阿喜。这事阿福想了不是一天了,可是到了真送走的时候,心口还是空落落的难受。
就算不是亲人,也没人谁不喜欢欢聚一堂而喜欢曲终人散的。
同样觉得难受的还有阿喜。
从朱氏说要走的时候,她就开始使脸色,摔摔打打,最后更是说:“我不走!你们爱走自己走!”
朱氏只看她一眼,吩咐人加快速度收拾东西。
她们本来没什么要收拾的,但是在山庄住着的时候,阿福给做的衣裳,给朱氏和阿喜戴的首饰,一些日用的东西,这些都要收走。京城的房子虽然修缮了,但是被蛮人抢过,过日子还是有些不足,朱氏甚至并不虚假客气去跟杨夫人说要铁锅木盆之类的这些东西一起带走,杨夫人当然满口答应。
阿喜又扯坏了一条上好的绢帕后,朱氏说:“你扯吧,都扯坏了,你回城也就不用使了。”
阿喜手顿了一下,果然没再继续扯。
她也想到了,离开了山庄,不光是没办法再和史辉荣相见了。
还有更重要的,更多的变化。
没有丫环下人服侍,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生活,没有绫罗绸缎金银首饰,没有高床软卧锦被绣榻……当然,也更不会有南方来的皇家贡品瓜果了……
阿喜的神情如丧考妣,可是这次连朱平贵都并不心软。
他说:“娘说的是,咱不该住妹妹家,乱时避祸不说,现在已经太平了,自该回自己家去。我堂堂男儿,怎么不能养活娘和阿喜?一家人一起赖在王府吃白食?别人不戳脊梁骨,我自己夜里也亏心睡不着觉!”
阿喜还想再说,朱平贵瞪了她一眼:“你现在越来越不象样子,名声已经坏了一次,现在京城乱过一回,别人多半不会再记得。你以后给我好好学学规矩!就算不做刘家妇,将来也要寻个好人家。有阿福在,你要嫁好人家也不是难事。可嫁了之后,你要再着三不着两的胡闹惹出事非来,我也不再姑息你!”
要说阿喜还对谁有惧怕,那非朱平贵莫属。以前她撒娇,惹祸,朱平贵都挺身而出护着她,可是这回连朱平贵也沉下脸,阿喜顿时无计可施。坐在屋里只觉得怀里揣着无数耗子,百爪挠心的滋味儿绝对难捱。朱氏看着她,她也没法儿给史辉荣送个信儿去。
他们要走人,那史辉荣当然也得走了——这一别,将来天南地北,重重相隔,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之期。
阿喜是知道的。
一别,可能就是永别。原来街口袁家的女儿,订了婚的男人去外地讨生活,三年毫无音讯,托人也打听不到,袁家姑娘不愿另嫁,要再等下去,可那又要等到什么时候?谁知道那人是活着还是死了?
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不管袁家女儿当时是解除了婚约另寻人家,还是干脆完婚跟那人一起去外地,都绝对比这样等下去要强吧?
可是阿喜心焦归心焦,朱氏把她看的死死的,朱平贵也已经拿定了主意,她就算把屋里能摔的都摔碎能扯的都扯破,也是无济于事。
等到去向阿福告别时,根本没让她去,朱氏与朱平贵去了,而她直接在杨夫人的虎视眈眈下被送上了门口的马车。
阿喜急的几乎要哭出来,可是这时候她知道她哭也没有办法,所有人都和她作对。以前朱平贵会帮她,她在刘家受了委屈时会挺身护她。可是现在他也不帮她,嫌她丢了朱家的脸。
阿喜枯坐在车里,她知道前面等她的肯定不是能舒服的,随心所欲生活的日子了。
车壁响了一声,阿喜没有留意,心里象打翻了油锅一样煎熬。
没过多久,啪的一声又响起来。
阿喜掀开车帘,不远处的树下有人探出身来朝她招手,身形又高,眉目又俊,不是史辉荣又是哪个?
阿喜又惊又喜又怕,真恨不得就从车窗里跳出去和他相会。可是她转头朝另一边看,杨夫人指派人就站在车前头,正在整理车辕上的攀绳。
史辉荣朝她摆了摆手,眉目含情,眼神分明是在示意她不要出声也不要妄动,接着他手一扬,一个纸团朝这边抛了过来。他抛的很准,阿喜抬手就接住了。车身晃动了一下,连着拉车的马也动了一下。阿喜急忙在车前的人目光扫过来之前放下了车帘子。
阿喜手心里都是汗,急忙把那个纸团打开来看。
她识字不多,但是上头写的字她还是认识的。
纸上写的字很简单,阿喜都认识:三桥下车。
三桥是个地名,回城必经。那里是个路口,直走就去京城。
阿喜心怦怦直跳。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史辉荣的意思。
史辉荣让她在三桥下车,那……肯定是不是为了相会说几句话。三桥是个大的岔道口,那里有茶棚,过桥的人多,也常需排在前面的车马行人后等一等。在那里倘若下车,然后……在那里转了方向走上别的岔道,那真是又方便又难以追查寻找。
史公子这是约她……私奔!
阿喜的脸腾的一下子就热了。
虽然她嫁过人,可是刘昱书并未和她同房过,一直以礼相待。阿喜到现在,真正意义上还是个姑娘家,不是个妇人。
私奔这种事,邻居,街上,反正人们是不齿的。可是戏上又常有美貌小姐与fēng_liú才子花园私会,约定终身,最后……
最后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啊。
阿喜紧紧攥住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