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河西第三弹(五)
汉军东大营。
红泽兵已经溃不成军。五百精锐,进入汉军大营之后,便遭遇到汉军的袭击。
整个汉军大营,分为三个部分。
东、西、中三座营寨。东大营的主将,便是征羌都尉潘璋,而西大营的主将,则是新任河西郡司马夏侯兰。中军自然是由曹朋坐镇,徐庶为军师,牛刚和曹彰为副将。三座大寨相互呼应,呈三才阵法,攻守兼备。和庞统不同,徐庶擅长战阵之法,能根据各种不同的地形,排列出最为合适的军阵,堪称为一绝。
除此之外,徐庶也长于内政,善于谋划。
水镜山庄四友中,崔钧崔州平的文化素养最好,石韬善于内政,精通兵法,孟建同样长于内政,但兼修将做和商业。徐庶相对而言,则发展相对全面。但由于各种原因,他在大局上,又远远比不得诸葛亮和庞统两人,略逊色一筹。
此前,得徐母召唤,徐庶从水镜山庄返回家中,后投靠曹朋。
本来徐庶是想要做些事业,不成想当时曹朋因为殴打伏完,被罢官免职,在家中闭门思过。他又不想留在曹府当个闲职,便在曹朋的推荐下,到了邓稷手下。
只是,邓稷出镇延津,恰逢官渡之战结束,延津并无战事。
也使得徐庶无施展才华之处,只能处理一些政务。后来被满宠看重,提拔为从事。邓稷接手东郡以后,倒是给徐庶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可徐庶还是更想在曹朋手下做事。毕竟,他当初投奔曹操,就是冲着曹朋而来,而不是邓稷的面子。
庞统在凤鸣滩一战功成,名扬河西。
若说徐庶没想法,那纯粹胡说八道……
几乎是同时投奔曹朋,而今庞统已坐稳了曹朋谋主的位子,甚至委以重任,独当一面。
而他呢,则因为种种原因,尚未在曹朋面前施展才华。
这一次出兵红水集,徐庶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从出兵到行军,从安营扎寨到演武操练,几乎都透着徐庶的心血。对于红水集偷营劫寨的行为,徐庶更早有预料。
小说里常有旗杆折断,可判断是否偷营的情节。
其实,那是胡扯。
所谓天象警示,不过是小说家皆以发挥的桥段而已。真正做出判断的根据,是在于对敌人的研究,以及从当时的情况,天气等各方面,推断出来的结果……
徐庶判定,窦兰必定会劫营,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耿钧刚一进东大营,就被汉军团团围住。一顿如雨箭矢过后,红泽兵死伤不少。耿钧凭着一身的武艺,在乱军中拼杀,想要突围出去。他一直认为,自家的武艺高超。但是在这重围中,他却难以施展。红泽兵早就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就算耿钧的武艺再好,也挡不住汉军轮番攻击。片刻光景,耿钧就被杀得盔歪甲斜,狼狈不堪。而在东大营大纛旗下,一员黑甲将军,胯马擎刀,关注战场。
“伯从,那小子就是你兄弟吗?”
在他身后,一个青年文士面带忧虑之色,闻听询问,连忙上前道:“将军,小钧不识将军之威,冒然相犯,还请将军宽恕则个……家父生平,最宠爱他,将军能否……”
青年,便是耿林。
耿庆归顺曹朋之后,耿林顺理成章,便进入曹朋幕僚,出任***。
那黑甲将军,则是潘璋。
见耿林惶恐不安,他顿时笑了,“伯从休要紧张,公子既然下令,饶他性命,某又怎能违背军命?嗯……不过,如此耽搁,实在麻烦,且让某家将他擒拿。”
话音未落,潘璋跃马冲出,向耿钧扑去。
耿林心里不由得一紧,哪怕明知道潘璋不会取耿林性命,可是见潘璋杀出去,仍不免心惊肉跳。对于这位征羌都尉,他也算有些了解。此人杀法骁勇,是个拼命三郎,甚得曹朋信赖。在行军途中,但凡被潘璋遇到的马贼,几乎无一人活命。这位爷的杀性,在汉军中堪称翘楚。相比之下,夏侯兰倒显得有些仁慈。
耿林一直希望,耿钧不要来东大营。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这家伙居然真的来偷营劫寨。
潘璋人马合一,双足扣马镫,拖刀疾驰。耿林刚挑翻一名汉军,忽有一种毛发森然的感觉。他连忙拨转马头,就见潘璋如离弦利箭,闪电般冲到了他的跟前。
与夏侯兰相比,潘璋敦实粗壮,有剽悍之气。
追随曹朋以来,他也算得上屡经战阵,那股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杀气,更非耿钧可以相提并论。马快,刀疾……潘璋在纵马疾驰中,精气神瞬间提升到巅峰,到耿钧跟前,口中一声暴喝,身体骤然从马背上暴起。手中大刀随着身体的暴起,呼的轮开,一式力劈华山,大刀犹如一抹惊雷,暗劲涌动,便斩向耿钧。
刀还未至,那股凛然刀气已到跟前。
耿钧虎目圆睁,大吼一声,举枪相迎……
只听铛一声巨响,耿钧双臂如受雷击一般,顿时失去了感觉。他不由得大惊,连忙伏身躲闪。二马错蹬的刹那,耳边就传来潘璋那冷幽的声音:“还不下去。”
潘璋大刀反手一击,狠狠的拍在耿钧的身上。
耿钧大叫一声,从马上就滚落下来。
不等他爬起,潘璋已拨马返回,沉甸甸的大环蓬的拍在耿钧的肩膀上,犹如一座大山压下,只令耿钧动弹不得。他想要挣扎,就听潘璋道:“小子,我家公子答应过你父亲,更有你兄长求情……乖乖就缚,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