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朗似乎懂,但是……能成么?
二十四岁的枢密副使,破天大的例子,这个速度升下去,有可能三十岁就能担任首相,不能再破例。
郑朗也不想,担任陕西的长官,他有这个资历与能力么?
也不想当,如今陕西牛人猛人太多,韩琦、庞籍、范仲淹,一个比一个难缠。自己说服谁听自己的命令?
叹息道:“真说起来,只有曹琮。”
好水川一败,西夏人掳掠百姓返回天都山,曹琮发骑兵设伏待之,贼于是弃百姓引去。又诱吐蕃为犄角,还使西州商贾联系沙州镇国王子,其派使奉书说,我本唐甥,天子实我舅也,自党项破甘凉后,于是与汉隔,今愿率首领为朝廷击贼。
有能力,有战功,有谋略,眼光长远,居然看到沙州。
虽是武将,可是名将世家,是国丈,能弹伏西群诸臣,最是适合的人选。
然而祖宗的法制,郑朗虽说了出来,也知道不可能。
赵祯都在龙椅上摇起了头。
郑朗自己呵呵乐了起来,说:“别当真,你们继续说,我年青,不懂事。”
十几个大佬啼笑皆非。
然考虑到军务能力,真的没有什么好人选。不相信,让吕夷简与章得象去,同样也不合格。
吕夷简闭目说道:“不如让宋庠前去陕西。”
阴谋,赤裸裸的阴谋。
郑朗心中摇头,其实论吏治之能,至少在相位上所做的贡献,赵祯朝吕夷简当属第一。
然而德艹很成问题。
宋庠说应当将范仲淹咔嚓,吕夷简认为不妥,杜衍与郑朗也说了公道话,未杀。随后论处罚范仲淹时,宋庠再次责备范仲淹不当与元昊通书,吕夷简道,人臣无外交,希文何敢如此。
其他人皆摇头,吕夷简,你变化也太大了吧。
不知道吕夷简确实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昭显他的肚量宽大。
郑朗在西府呆了十几天,越呆越觉得这潭水太深,不过他也自觉,除到万不得己的时候,他总是不开口,甚至不批阅西府奏折。
又因为其他的事务,宋庠与吕夷简也发生了一些冲突。可是赵祯看到宋庠忠厚,十分喜欢,吕夷简多有忌惮。正好借范仲淹事,数次挤兑宋庠。
晏殊老了,有资格说我没有军务能力,不去陕西,宋庠不能说,被吕夷简再次挤得满脸痛红。
赵祯替大宋化解了难题,道:“宋庠也不知军务。”
但郑朗知道,要不了多久,以吕夷简的手腕,宋庠还会被吕夷简排斥于东府相公之外,并用朋党将宋详的好友郑戬挤到杭州。
这个朋党来得有些冤的,要知道郑戬可是范仲淹的联亲。
眼下陈执中到了杭州,不知道郑戬会挤到哪里,然而郑朗也不想郑戬去杭州,此人颇有能力,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用刑峻深,士民多怨。去了杭州未必是好事,还不如让张观前去杭州。
张观不行,宋庠不行,晏殊不行,那个行?
御书房里一阵缄默。
赵祯再次看着郑朗,郑朗摇头。除了曹琮外,其他的人一个也不合适。要么不懂军务,要没么没有资历弹伏群臣。
郑朗恐怕不久也要去西北,是大佬,但不会是这个首长之官。
此事拖了下来。
郑朗回到客栈,忽然来了十几个大汉,这群大汉有些古怪,年龄最大的接近五十岁,年龄小的只有二十几岁。领首的两人更是奇怪,其余的人都是武士打扮,唯有这两人是文士打扮。
“你们是……?”
“我们是王德用相公派来的。”一个文士说道。
徐徐将来意解释,他叫刘轩睿,是庆州的儒生,姓格激烈,中了举子,未中进士,自元昊入侵以来,深感到国家的耻辱,决定弃笔从戎。
另一个文士是蜀地人氏常德明,与张方平一样,喜读兵书。
两人在京城游学,一拍即合。正好刘父昔年时是王德用门下,于是投奔王德用。
王德用很无语,如今文人多尊贵哪,还有弃文从武的人?而且他现在小心翼翼,省怕犯下错误,让文官们揪辫子,又在内陆之地,也没有他们发挥余地。
是故属下的子女,热情款待,然后唏嘘良久。
他是武将,国家有难,却不能上阵杀敌,怎能不难受?
然而这是宋朝的祖宗法制,武将立了功,也升官,也厚赏,升到一定地步,就开始养老了,不让你真正的碰军权,以防武将专权的事发生。
正好听闻郑朗来京城,王德用这点头脑还是有的,不可能让郑朗真的在京城做枢密副使,要去西北。于是让他们前来,两人是文士,但又有军事天赋,正是西北最需要的人才。
然后又派来十几个谦客。
这些家丁原来都是王德用手下的爱卒,有的人正是本身来自灵州等西夏境内,后来其境没入西夏后,一直没有返回。对西夏境内地形人物风俗十分熟悉。
王德用挑了挑,一股脑将他们送到郑朗手中。
两家是亲戚关系,他子女一个个不成气,郑朗立功上位,会照拂崔家,照拂崔家,就能顺带着在自己死后照顾自家。这些老卒跟随自己多年,若没有意外,最后会默默无闻的老死。于其老死,不如让他们到战场上真正的扬名。
这些老卒再加上王德用在西北的威望与一些人脉关系,对郑朗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郑朗愕然,最后无言地说:“谢过王相公。”
留了下来。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