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南城老城区南圩子墙北,青龙街上有家书店。
收音机里播放着来自南方的音乐,或许是信号不好的缘故,偶尔还能听到一些轻微的杂音。
一个伙计站在窗边,整理着被顾客翻乱了的图书,时不时的抬眼看看外面。
秦叔坐在柜台后,背靠一堵木墙,陪着霍老喝茶。
“小罗反映的这个情况,应该说是个好现象。”
霍老声音不高:“很明显的是,这个赵大当家的已经知道了咱们的身份,但他又不叫破,各种迹象表明,他对咱们还有所维护。”
“是啊,联络点这个事,听着很荒诞,却十分可行。小鬼子决计想不到,咱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商量怎么对付他。”
秦叔感慨道:“就这一件事,这位赵大当家的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话没说完,他忽然把稍稍懒散的腰身挺直了一些,竖耳倾听了一阵木板墙背后的动静。
“霍老,红色联络信号!”
趁着弯腰起身的功夫,秦叔用极低的声音提醒了一句,又放开嗓门,说道:“霍老,你前一阵找的孤本在后边,都不敢往外拿,怕被人抢了,麻烦您亲自过来把把关?”
“好啊!”
霍老不动声色的跟他起身,两人朝着那个小伙计轻轻点头示意,随后穿过书店后门,进了里屋。
里屋同样摆满了书,靠着柜台方向的墙根处,还有一个一米二宽的木头书架。
秦叔伸手抓住书架上一根横板向外一拉,现出一个极其狭小的门洞——这书架,赫然是一扇通往密室的门。
开了密室的灯,两人一前一后挤进去,等着重新把书架门关上,一个声音就变得格外清晰起来。
嘟嘟!嘟!嘟嘟嘟嘟!
声音来自于一支电话话筒,这话筒没有放在电话机上,是敞开在一张小桌上的。
原来,这个话筒连接在吉南城的电话网线上不假,却没在电话局注册号码,别人拨打是打不进来的,属于地下组织的秘密线路一种。
没有注册号码的话筒,经过改装,能够听到全城所有公开电话通路,别人通话,这边都能听到——这也是秦叔的收音机一整天都开着的原因,他需要用收音机的声音来掩盖密室里传出去的各种各样的轻微的通话声。
至于那个嘟嘟的声音,却是联络人在使用另外的秘密线路,在全城电话网线上召唤他。
秦叔没事就靠在木板墙上,就是生怕错过这个嘟嘟的声音。
虽然两条线都是秘密的,但是相对来说,又等同于是公开的,假设有第三条秘密线路,那么第三个人也能听到他们的通话。
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个被称之为红色联络信号的联络很少启动。
只要启动了,就一定是紧急情况。
秦叔拎起电话,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先将手指放在话筒上,轻轻敲了起来。
嘟嘟!嘟!嘟嘟嘟嘟!
“叔,是我,海!有个紧急情况,来不及提前汇报了,我只能先通报一下,麻烦您备档”
一声音,从话筒里传了出来。
秦叔听了一阵,最后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然后,把话筒重新放在桌上,给霍老使了一个眼色,两个人重新通过书架门,出了密室。
没急着回前面,秦叔简单说道:“赵扬,小罗院里东厢房那位,今天上午去了罗口码头,据了解是在打听码头内乱的事。大海猜测,他可能有意接手码头。”
“咦?”
霍老有些意外:“这个赵扬消息够灵通的啊,这么快就插上手了?”
“情况未明,大海个人觉得八九不离十。”
秦叔说:“他想先和赵扬接触一下,看看情况,如果真是这样,可以考虑推一把。”
“这个建议很好。”
霍老表示同意:“南都国民政府有特务渗透在码头上,长期以来一直压制我们组织的建设和活动,现在日本人也想染指码头,打通渤海湾和东北关东军的渤海海域通路。赵扬的介入是个变数,对国民政府和日本人来说,都未必是好事,但对我们,客观的考虑,应该利大于弊。”
秦叔点头:“是啊,至少可以肯定,赵扬应该不会和日本人同流合污,以南都国民政府的做派,估计他也不见得乐于配合。如果他入主码头,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恢复南都国民政府控制时期。”
霍老的眼睛弯了起来:“如果好一点,至少也是一个稳定安全的组织环境。”
两人对视一眼,无声的笑了。
罗口码头南三四里之外的路边,竖立着一根架设电话线的电线杆。
大海腰里挂着工具包,提着一部电话机离开电线杆,回到了自己的自行车旁边。
他装作没注意从罗口码头方向的路上走来的三个人,把电话机、工具包全都放进自行车上的帆布包里,推起自行车就想上路。
“咦?你不是那个”
预料之中的招呼声,在他转身的那个刹那响起,他回头看了看,也像是有些意外的样子:“赵哥?你们怎么在这儿?”
是赵扬和栓柱、钢蛋三个人;大海和秦叔通完话,瞅准了时机返回路边,恰恰就和他们三个人“巧遇”了。
栓柱很好奇的打量大海:“这吉南城也太小了吧,昨天城里见,今天到了荒郊野外的,还能见。”
钢蛋咧嘴笑着问:“你该不是盯我们梢吧?”
“哪能哪能?”
栓柱和钢蛋的警惕以及如此直白的质问,让大海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