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放有着天然的优势,他是大圣僧挑出来的陪伴晟哥儿的人,他在晟哥儿很小的时候就陪伴他。
两个人虽然不同年纪,但岁数相差不算太大,晟哥儿的性子虽然目前还不算霸道,可以后尝到独断专行的好处后,难免要骄矜一二,见放便是那个负责镇定他性情的人。
陈郡对见放是极为放心的。她自忖,自己在见放这般年纪,也不晓得自己要的是什么,然而见放知道,他对于学习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晟哥儿。
来福过了几天,在侍奉茶水的时候,状似无意的开口道:“太子宅心仁厚,老奴听了他喊见放‘哥哥’呢。”
林兆和说了一句:“嗯,自小喊起来的。”
来福便不再说了,也明白自己以后都不能插手太子的事。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可想着太子到底是皇上的亲儿子,皇上是怎么也不会害自己孩子的。这事儿根本不像外头的人传的,太子是燕皇的私生子,燕皇为了补偿安抚盛王爷,这才把帝位传给盛王爷的。
不得不说,林兆和继位,是燕国目前上下最好的选择了。林兆和的性情稳定且勤政,虽然不如燕皇那般率直,但无端的,就是叫大臣们信服,又有带兵的本事,武将们也成了他的拥趸。
燕国这般过渡,不仅缓和了因魏国进犯带来的伤痛,也给了大家休养生息的时间。
陈郡也收到一个好消息,河州有农人种出了燕米。跟燕国这边下种的时间有所不同,收割也晚了一个多月,但总算是有了除了岑米之外的另一种主要农作物。
陈郡很高兴,她心里盼着陈国百姓早日到达温饱的程度,这样也能带动人口繁育,并不是说大家不想生孩子,而是有了足够的食物,生的孩子能尽量多的存活下来。
来报信的是陈末,姐弟俩坐着说了一会儿话,陈郡笑道:“我带你去看看晟哥儿。他此时正在上课。”
说完就走,不料见陈末竟然迟疑了一下。
陈郡立即坐下,陈末是她最小的弟弟,跟父母一样,对弟弟总是宽容的多,就细声问他。
陈末倒是说了。他是觉得,那米乃是燕国的,现在在他们陈国种了,有种窃取人家财产的感觉,他心虚了。
陈郡倒是没这种想法,不过弟弟的心理问题还是要排解的:“这样吧,我跟林兆和说一声,另外,再叫人在这边种种岑米试试。你觉得呢?”
陈末这才答应了,而后又问:“阿姐,你什么时候回去,娘跟大嫂还有青蒿都想你。”
一说起亲人,陈郡就笑了:“等这边一切都稳定下来,我还回去,也看看燕米的情况。”
陈末高兴了:“阿姐,能不能带晟哥儿一起回去?”
陈郡笑:“这恐怕不行。好了,晟哥儿快下课了,咱们过去,正好同他一起吃饭。”
果然晟哥儿一见了他们就扑过来:“娘亲,小舅舅!”
陈末上前一步,将他抱起来举高:“晟哥儿你怎么这么高这么重,小舅舅都要抱不动你啦!”
陈郡也与有荣焉,现在晟哥儿要守孝,宫里没有肉,陈郡变着花样做素食,虽然不能吃肉,可鹅蛋鸭蛋鸡蛋是能吃的,又给他热了牛乳羊乳喝,因此晟哥儿的身体都还好,进宫守孝多日,也没有生病。
陈末过来盘桓了几日,就回去了。
等他走了,陈郡才找了时间专门跟林兆和说起燕米的事情。
林兆和心中一动,打量陈郡的神色,见她脸上既没有骄傲自豪,也没有抑郁不平,就是神情淡然,正如她所说的,告诉他这件事,他微微松一口气笑道:“这是好事,陈国产米粮多起来,以后一定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陈郡知道他聪明,却也没想到他能一下子说到她心里,陈国地广人稀,人口太少,在她看来,就是大家守着宝藏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而且,这个人口少,还不是大家不想生,是生了养不住,一场风寒甚至夺走的不是一个孩子的性命,是许多孩子的性命,在这一点上,陈郡已经尽可能的教给大家,如果有小孩生病,先隔离出来,专门一个大人照顾,但——,就是镇国公府这样的门户,说不定才能实现。
现在的陈国国情是百姓们劳作,可以吃饱,要是有一天不劳作,就有一天吃不饱。
换做陈郡,她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善自己生活,想办法种出粮食来,吃饱就行啦,有多余的还可以卖钱,但好似许多人并没有想起这么一茬,总是把自己的吃不饱穿不暖归罪于天。
天其实就在那里,它会因此而改变?当然不会。天道的冷漠,甚至不讲道德,不循规律,不是说好人就一定能活下去,不是英雄就一定能胜利。
在这种环境下,陈郡能做的有限,也无限。往上努力的人,会抓住机会,而原地踏步因循守旧的人,则要被人比下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只是大道煌煌,并不好走。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陈郡虽然身为圣女,但就如大圣僧所说,她其实把自己当做一个人,而不是神,神可以凝视世人,可以千万年如同一日的过,但人只有百年,行动如同蝼蚁一般,勤勤恳恳,方能收获。
不管怎么说,陈国因为她而变得更好了些也是不争的事实,陈郡名声不显,做的事却如同春雨,润物无声,这一点上镇国公府的众人自然是深有体会。
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