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沉离京之后,后宫平静,而朝政,却不因一国之君的离开而有什么问题,仍旧是是有条不紊的。
有了先帝离京,空巢被乱臣贼子乘机谋反的先例,钟沉为此次的离京做了一些准备,早在数天之前,他便暗中调来了一批精兵驻扎在帝京附近,此事除了林茂、戴弩等人知晓,就连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也被蒙在鼓里。
国君离城,对宣国来说,势必不是一件好事。何况是处在当下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境之中,更显得岌岌可危。一旦有乱臣乘机作乱谋反,勾结外贼偷袭京都,又逢京都失了领头人,定会动摇人心,散心涣散之下,便失了御敌的能力。那么,于这样的情况下,再有敌国入侵,京都势必会落到失守的地步。
对于昔日平难的有功老臣。钟沉颇为小心,自先帝驾崩之后,钟沉并未授予那些老臣太多的实权,只是在一些家用贴补以及俸禄之上多给予了恩惠,多于金帛赏赐。而对于那些入宫侍奉的功臣之女,他所采取的也是保守的恩惠,并未对她们有任何惊人的晋封,是以在外人看来,皇上似乎对自己人还存有浓烈的戒备之心,是以没有放权。
宁暮细心留意之下,黄志仁做派顽固却也算是正直,于朝中的一些大事上也有一些独到的看法,钟鼎狡猾多端,喜欢在风浪头上击鼓,行事轻浮,反倒是褒贬不一的、受到较多正义的钟家主人钟磊钟丞相,素里少言寡语,比较少出现在人前。宣国的朝中,有着这几位坐镇,少不了一些明争暗斗,素里大家亦自顾及不暇,各管各的事,如今皇帝离京,朝中缺了主,这些人若想搅出一些风波,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这些人,宁暮却想不出,钟沉真的会如此放心的离去,将宣国的一切事务抛给他们么?倘若他们真的能够同心协力地代他只管好宣国,对宣国和这些朝中大臣来说,不失一种磨合的机会,怕就怕他们负了君心。
宁暮曾在无人处问过钟沉,对于朝中这些位高权重的老臣,皇上是什么看法,对于钟鼎、黄志仁,钟磊丞相,分别又是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当时钟沉只是笑笑道:“一山容不得二虎,他们是狼是虎,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看的出来。便让他们内斗去吧,待到只剩强者之时,朕再观其情势择人用之。”
宁暮想到这里,于心底会意,想起钟沉的话,思道:宁妃娘家势力在这几年日渐强大,皇上对此事虽不闻不问,心里定也有了自己的考虑,钟家在朝中的势力虽然可起到顶梁柱的作用,但钟家的一些子弟,却仗着钟丞相和宁妃在背后撑腰,鱼肉百姓,在百姓之中,名声已日渐趋恶,在外并不讨好,朝中朝外,形成两种天地,于情于理,皇上怎么的也得对此有所回应,却唯独视若无睹,放任钟家的人,由此可见,皇上必定不想公然去解决钟家的事,但必定少不了暗中派人去调查此事,以钟沉的性子,更不会轻易去做一件毫无把握的事,这对他来说,代价太大了。大到可能会将他的江山付之东流,若是没有拥有十足的把握,他又怎么会去动钟丞相?
他一定是有行动的…….
“钟家越是如鱼得水,朕越不该插手,而我作为他的妃子,更不敢插手。”宁暮想着,向前方的走去。而此刻,钟宁正迎面走来。
自自己入宫以来,渐得皇上的恩宠,与她分去了原本属于她的春、色。今日,好不容易天气放晴,宁暮由小晴陪伴下,前脚抵达太液池边,便看见钟宁也来了,她的身后跟着她的丫鬟——钟云。
彼时湖边风冷,并没有什么宫人经过,经过太液池,再折而向西面,便是老太妃的宫殿。宁暮没想到,今日想起去给老太妃请安,宁妃竟也来了。这下,相遇在路上,两人皆停住了脚步。
冷风未停,吹的二人的衣衫在风中摇曳不停,各有各的美。几片翠叶被风打落入湖中,绵绵而无声,皇宫内外,天地之间,显得空旷而冷清。宁暮穿一件素雅的衣衫,更似化在了风中一般,只露出一张清丽的脸庞,在风中盈然而立。
钟宁笑问:“梅妃妹妹不冷么?这大风天的,只穿了这单薄的。”
宁暮只澹然地施了一礼,冲她一笑,静声道:“习惯了罢了。”
“习惯?”钟宁轻轻地哼了一声,忍俊不禁道:“妹妹倒是适应的快,皇上离京的数日,你倒是过的快活。这大风天的,本宫都觉得冷的彻骨,有些经受不住,妹妹竟还能谈笑自如,连本宫都有些佩服妹妹了。”钟宁的态度冷冷淡淡,却不乏一些傲气。
宁暮瞧了一眼,微微而笑,又似未笑,回她道:“姐姐觉得这宫里很冷么?惟有下雨下雪了才会冷一些,如今这样初春的季节,正是万物复苏之际,似冷倒也不冷,实际却是在回暖。”
话音方落,钟宁于冷风之中,突然打了寒噤,钟云见她受寒,忙拿来了外衫,准备为她披上,不想钟宁的脸色却变了一变,略带着一些斥责,对钟云道:“披什么,梅妃都不觉得冷,这点风,难道本宫还受不了不成?”
钟云拿着外衫的手停在空中,一副尴尬,又忙将外衫收回到手里。
宁暮不防她这样说话,随即温和笑了,转头吩咐小晴将自己的外衫取来,其实早在出来前,小晴便已多带了一件外衫,用于路上御风所用,只是梅妃一直说不冷,随手带来的外衫也便派不上用场,当下听见梅妃娘娘吩咐,小晴连忙取来。
“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