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就在五十里外,可谓是近在咫尺。
这座坚城本是大周防御辽东的重镇,辐射整个河北地,震慑着契丹人。
而今,却因为武懿宗不战而逃,将一座重镇拱手相让于契丹人,反倒成了周军前进的阻碍。
李尽忠两番损兵折将,消耗了一半的有生力量,可他手底下依然又五万骑兵,如今又龟缩在幽州城中,依托着坚固的城墙,又可强行征用民夫构筑工事,防御神武军的攻城。
攻城可不是野战,可以斗智斗勇,掺加各种阴谋和诡计。而一旦攻城,那可就是拿命去拼,直面城头上的敌人,谁也无法避免大量的死伤。
在赵无敌想来,攻城不可选。他经营多年,才有了今日的家底,可不想全都撂在幽州城下。
安王爷不愿强行攻城,又不能弃城而走,双方只好僵持不下。
李尽忠在幽州城中驻守,神武军则拔营而起,在离城十里外安营扎寨,每日里派出五千骑在城外游弋,遇到零散的契丹人直接拿下,而等到大批契丹铁骑出来时,立马逃之夭夭,回到大营中。
并且,时不时地设伏,将追兵引入埋伏圈中,接机消灭一批。
李尽忠防不胜防,索性禁闭城门,不在出来。反正他们以前三次大败周军,劫掠粮草无数,就是在城中躲上半年,也没有饥谨之忧。
而城中的数万原住民可就惨了,家中没有多少余粮,而身在大城中,就连想吃个树皮草根都办不到。
照这样下去,迟早将出现吃人的惨事。可天意弄人,事情出现了转机,残暴的李尽忠突然死了,契丹人公推大元帅孙万荣为新的首领。
李尽忠是病死的,夜间突发暴疾,不治身亡。但据他身边的人透漏,却大不一样。
据说是夜,李尽忠饮了太多的酒,同时招了七八个侍女侍奉,一边烂饮,一边干那没名堂的事情,结果得了马上风,一命呜呼。
孙万荣没有李尽忠那样暴虐,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该放那些周人一条生路。于是,他除了留下数千精壮男子修建工事以外,将剩下的所有人都撵出了幽州城。
这是一石二鸟的妙计,既显示了他的慈悲和伟大,又给神武军添加了负担。
数万人就是数万张嘴,每日里都要吃饭的,将大大消耗神武军的粮草补给。
孙万荣做得很地道,待最后一人出城以后,便关闭了城门。
赵大将军令人将数万生民安置在神武军大营的后方,是一处废弃的村落。
那里原本是一个村子,可却毁在了战火中,不知那些村民是死在了契丹人的屠刀下,还是向南逃走以躲避战乱。
正巧武攸宜来了,带来了不少民夫,安王爷顺手就将城中逃出来的数万人交给了他,除了绝大多数马肉,另外又拨付了不少物资。
自此以后,幽州内外平静如水,波澜不惊。若不是旌旗猎猎,刀枪映照苍穹,谁能相信这里驻扎着数十万大军,将成为杀戮地,注定要血流成河,积尸如山。
武攸宜如今相当于在干地方官员的事情,征召民夫,管理难民,虽说他是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可心里头多少有些不舒服。
可当他得知神武军两战歼灭了五万契丹铁骑,将不可一世的李尽忠和孙万荣打得龟缩幽州城内不敢冒头,立马改变了心态,对安王爷是佩服得心服口服。
这就是差距啊,看来并非是契丹人强大,而是自己太无能。
时间就在对峙中逝去,转眼间已经是进入了五月,太阳越来越炽热,可神武军依然不动,没有任何攻城的迹象。
武攸宜心中疑惑,可又不敢动问。朝廷也没有催促进军,有了杀敌五万的战绩,足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为他们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今年倒是风调雨顺,各地抓紧农事,要将旧年的损失给弥补回来。
就连河北地,也因为契丹主力龟缩在城中,无力出城袭扰,逃走的难民在地方官员的动员下,陆续回家,抢耕抢种。
神武军将士们也没闲着,就在大营附近开辟了大片土地,种上粮食和菜蔬。他们本就大多出自农家,对田地里的活计并不陌生,再加上有一万民夫,很快就将大营后方弄得绿油油一大片,将城中的孙万荣给气得倒仰。
尼玛,太欺负人了!两军对垒,不好好训练士卒,却做起种地的老农,这丫纯粹就是没有将我们契丹勇士当个事。
可那又如何?他们躲在城中,每日里消耗着粮食物资,而且,是纯粹的消耗,得不到任何补充。
就连箭矢都一样,消耗一支就少一支,不像神武军,他们可以有源源不断的补充。
孙万荣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要出大事,且是对契丹人不利的事情。
神武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却从来没有攻城,这绝非是他们怯战。在孙万荣看来,凭借他们海量的箭矢和诸多八牛弩等重器,不说直接攻破幽州,至少也可以大量杀伤他们契丹人。
可人家就是不攻城,在那里种地打猎,玩得不亦乐乎。这太不正常了,回想起有关赵无敌的传说,此人绝对不是个好鸟,心肠狠毒,出手无情,自出道以来杀人无数,就连秦之白起也望尘莫及。
此时,赵无敌肯定躲在阴暗里绞尽脑汁地酝酿阴谋,要给契丹人来个狠的。
这一日,有三五骑契丹人自北方而来,浑身沾染了血迹,比乞索儿还要狼狈。
他们毫无疑问地落入了神武军斥候手中,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