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好与不好,应该怎么衡量呢?想起某些做生意的人们口中的老师:来店里面看衣服,总是问来问去,什么料子的,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然后问的很清楚之后又不买,知道的很多,一样不符合要求就走了。
买个东西挑来捡去的,非常烦人。当我亲耳听见这样的话之后,我除了羞愧,不知道还剩下什么。甚至无力去反驳和解释。
至于老师为何沦落此地?
中国的领导们,请给我们一个回答!老师是这个国家里面,直接很灵魂最接近的一个群体,如果现实一再扭曲他们的灵魂,那不知道,在他们的引领下的中国人的灵魂又会变得如何?
经济第一,至高无上。
学生们小小年纪就懂得了钱的重要,他们对于金钱顶礼膜拜,并采用了不能见得天日的行为,不惜用一切手段去获取,过早地使用身体作为本钱,去博取人生的顺利-------小小年纪便去选择走一条违背道德的路子走。他们不用获取知识,就可以获得很多他们想要的东西。
当然也有吧只是当做装点门面的手段之一,但是不是必须。
对于知识不存在尊重,那么又怎么可能对于知识的传授者的尊重?老师地位在学生面前变得无足轻重的时候,老师还有什么?
有的只剩下不被看重的可怜的专业知识,还有一颗被催毁了所有自尊的心灵。当老师的,应该有一颗高贵的、完美的、完整的灵魂。
而现实,一再的摧毁着。
老师这个群体,应该甘于为人梯,甘于奉献,甘于照亮别人,牺牲自己,是的,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些都没有什么错。这是必须的。但是,让学生脚下的梯子变得有力气一些吧,亲爱的中国!当老师的地位被整个社会瞧不起的时候,中国的教育,你还想跟老师要什么呢?
看看这些乡下的老师们,哪一个不是辛苦勤俭地过日子?哪一个能够不算计自己的生活费?哪一个能够潇洒地花钱购物?你让他们如何理直气壮地教育自己的学生?他们会信吗?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历来为后世传颂,用现代眼光看这句话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有关“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等相关观点,而老师的物质在哪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老师,仓廪里面,只是有,衣食,只是有,仅此而已。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我并不是说,现在的农村的孩子一无是处,但是跟以前的孩子比较起来,的确有很多不好的习惯行为。这也是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特有的现象吧。
家长因为孩子少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