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知宏向来拿他三哥陶知谦做榜样,很刻苦用功,平时深更半夜还不曾熄灯,夫子也经常夸奖他。
陶行章的目光随即又转移到陶远恒身上,神情就变得严厉起来。
陶远恒当即就吓得身子一颤。
“夫子可对你说过什么?”陶行章问道。
陶远恒支支吾吾回道:“夫子……夫子让我用功,以小叔为榜样,不……不要贪玩,还有……还有……”
他口中的小叔,就是陶知宏。
如果说陶知宏经常被夫子拿来夸赞,而陶远恒就是另一个反面。经常在学院调皮捣蛋,仗着陶知谦的名声,很是让学院一众夫子无可奈何。
夫子经常来陶家告状,都是因为陶远恒。
也就是因为陶知行,否则换了一个学生,哪怕是哪家豪门大户的子弟,也早都被赶回家闭门静思了。
“还有什么?”看到陶远恒支支吾吾的样子,一边的陶行林也忍不住恼怒起来。作为陶知宏的爷爷,他对自家子弟的期许可是很高的。
况且现在好不容易靠上陶知谦这艘大船,更要抓住机会,促进子弟发展。
陶远恒平素本来就畏惧陶行林和陶行章,被这一呵斥,顿时更加吞吞吐吐说不明白。
陶知宏见陶行章要发怒,赶紧替侄子回道:“夫子说了,十五号开学后,让远恒在学院住宿,养好规矩。”
“哼,我看也是这个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就要让他被夫子管教好!”陶行章冷哼道。
陶远恒苦着一张脸,心中一万个不情愿在学院住,只是又哪敢反驳两个爷爷的决定?
正当气氛有些凝重,江左从外面走了进来。
江左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后,便笑道:“昨日我家三叔从京都回来,带了许多真丝紫绸,虽值不了多少钱,但在江陵县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家父便命令我拿来孝敬师公师奶。”
边说着话,江左一边从第二世界取出丝绸递给下人。
随着陶知谦在江陵县的名声如日中天,江家也认同了江左拜陶知谦为师,并且回归江家后,江左在家族中的话语权更甚往日。
仅仅一个举人,身份在江陵县就不得了。更别说陶知谦还有着不可预测的远大前途,自然是不能再拿以前的眼光去看待。
“人来就够了,你也不是外人,拿礼就是见外了。”陶行章瞪了江左一眼。
江左笑着解释:“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家父说过年不送礼,这还能叫年吗?”
一行人正说笑着,门外下人突然急急忙忙来报。
“太老爷,太夫人,老爷……老爷回来了……”
老爷?那不就是陶知谦么?虽然早就得到书信,知道陶知谦这段时间会回来,但屋内一群人依旧惊喜起身,急忙往外迎去。
“这老三,一年多不着家,等见到了我不说他一顿才怪……”陶行章嘴中嘀嘀咕咕的抱怨着,但依旧难以掩饰眉眼间喜意。
众人刚到院中,就见对面有一群人正面走来。为首的陶知谦和县令娄清之说说笑笑,一年多不见,陶知谦的风采更甚往日。
“爹,娘!”陶知谦脚步微一停顿,便急忙迎了上来,在陶行章和冯彩凤的五步前方跪下,一丝不苟地磕了三个头。
孝敬父母如敬天,即便身份再高贵,但终究是身为人子。
“一年多野在外面,直当你忘记了江陵县还有个家呢。”陶行章冷哼一声,但其实心中却很高兴。
“老三回来了,你少说两句当不了哑巴。”冯彩凤瞪了陶行章一眼,过来拉住陶知谦,眼中含泪地上下打量着。
陶知谦说着好话哄母亲,让冯彩凤忍不住笑起来。
江左又上来跪地行了一个师礼,一行人这才重新进屋。
陶知谦回江陵县的时候,除了给家中和娄清之各一份书信,没有通知任何人。但随着陶知谦回家的消息逐渐传开,在江陵县引起很大轰动,前来拜访送礼的人络绎不绝。
陶知谦除了相熟的亲朋故友,夫子同窗,余者一应不见。以他现在的身份,也的确有资格这么做。
至少江陵县这一亩三分地上的豪门大户,还不太敢得罪堂堂一个举人。
新年后的几日,是寻亲走戚的日子。
一直到初十祭祖之后,热闹的氛围才渐渐平息下来,只是年味还依旧没有完全散去。
到了十五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开始回到他们自己的岗位上。
人们带着期待和努力,开始为新的一年而奋斗。
陶知谦也离开江陵县,这次他是独自一人上路。胡若雪等人,都被他留在了江陵县的陶家。
一来,随着陶家的日渐兴盛,家族需要有相应的守护力量。二来,到了举人境界,他也有足够的自保力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外游历,往往能比在家中闭门苦读得到更大的收获。
而且书生游历,除了增加见识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扩大名气。像那种“寒窗十年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事例,并非没有,但少之又少,仅有一些极其罕见的天才可以做到。
就连那些圣人,也需要时不时出书著作,用来维持和增加自己的名望。
这次陶知谦准备一路北行,直到人族最北边的国家,郑国。郑国地处北方寒苦之地,和雪族接壤。
人族周边的几个种族,相对而言,和人族相处较为融洽的,也就是这个雪族了。雪族向来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也是少数没有侵犯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