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向来豪爽的李克用都猜忌高思继,更别说李晔了。
凡事先小人后君子。
国家利益面前,为了千千万万大唐子民考虑,李晔不得不谨慎。
而且不能局限于眼前,还要从长远考虑。
高思继这头猛虎放在外面,始终有些不放心,也太浪费人才了。
思来想去,以后还是要找个机会调回长安。
六月中旬,派出去的三支勘探队带回了好消息。
出云州石见山发现大银矿,并陆续找到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脉。
佐渡岛这么小的地方,勘探队一登岛就发现了。
唯一不好找的就是萨摩的金矿,隐藏在群山之间,一时半会找不到。
不过,有了石见银山,以及佐渡金山,够大唐用上两百年了。
而且倭土之上,不止这三个地区有矿。
不难想见,大唐将踩在倭土倭人的身体上强势崛起。
此次出兵,动用两万天策右军一万浙东水军,带来的利益却成百上千倍的。
劳力、土地、矿藏、地缘……
极大拓展了华夏的生存空间。
李晔甚至觉得倭土的重要性超过了整个熊津道。
在与诸人商议之后,李晔决定增加一个东瀛道,赤石山脉以西,皆为唐土。
越前、美浓、越后等州,也隶属于东瀛道管理。
治所设在平安京。
作为咽喉之地的长门州则设为军镇司,用以驻扎水军、陆军,在军事上左控九州,右辖本州岛,北依熊津道,南控濑户内海。
除开死于战乱,被送往辽北的战俘,东瀛道上至少还有百万人口。
开两座矿山岂不是轻轻松松?
为了更好的管理辽北与东瀛道的倭奴,李晔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奴籍制度。
唐律疏议·名例六: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依照奴法,任凭主人处分。
唐末大动乱,社会秩序失序,原有的奴籍制度早已毁坏。
李晔趁机下令废止,国内取消良贱之分,官宦人家不得蓄奴,但可以聘用婢女下人,需向各州衙门报备,获得朝廷的保护与监督,人身安全是可以确保的。
对于倭人,奴籍制度就太合用了。
简直是量身定做。
至于不愿领奴籍的倭人,对不起,在大唐法律面前,连人都不是了,可以随意宰杀。
其实倭人平民在倭王的统治下,也不见得比奴隶强多少。
无论怎么压榨,都不会反抗。
连姓氏都不配拥有。
头顶上除了等级分明的贵族,还有佛门。
佛门在倭土上成了怪胎,与政权绑定,推行僧官制度,禁止民间杀牲畜食肉,一度想连鱼也想禁了。
倭人在大唐面前为什么这么弱?
盖因桓武倭王之后,倭国就没有正式的军队,养了这么庞大的官僚系统,当然就养不起正规军了。
桓武推行健儿制取代军团制,意既各地挑选少量平民健儿训练,此为武士之前身,也促进了地方豪强的壮大。
战时,征召农夫组建的杂兵足轻当临时工。
倭人从来就缺乏反抗精神。
治理倭土的难度远远低于治理中土。
奴籍制度也是一样。
倭人并没有反对,甚至连一丝反抗的声音都没有。
只要一日三餐管饱,无论是在石见山佐渡岛挖矿,还是去辽北筑城,倭人都无所谓。
显得特别顺从。
一如后世在美帝胯下享受凌辱。
鉴于东瀛道的特殊地位,布政使的选择上,李晔废了一番心思,最终选派覃王李嗣周,还把丹波、若狭、丹后三地赐为他的封地。
这些年李嗣周一直是潼关镇将,但现在大唐一片太平景象,潼关的地位就不像之前那么重要了。
李嗣周皇族出身,当年机缘巧合之下斩杀李思安,立有大功,这些年一直任劳任怨的守在潼关,该作出一些补偿了。
封出去是最好的选择,留在长安,总会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除了设立布政司、军镇司,李晔还设立了矿务监,置于皇庄之下,专司东瀛道的矿藏开采冶炼。
而水军的叫法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应该叫海军。
随着大唐沿海各港口的迅猛发展,以及造船业的进步,接受了福建的船匠之后,扬州船厂已经能造出万石大船。
广南、广东的粮食都是通过海运输送至江宁府,或是送往辽地,或是经由运河送入中原、河北。
开海令下,沿海百姓逐渐走向大海,捕鱼、寻珠、做生意。
中土的书籍、佛像、木雕、衣饰,甚至锅碗瓢盆,随便弄到熊津、东瀛、辽东去卖,都能赚到钱。
朝廷管控盐铁等贸易,但不禁止民间丝茶瓷的生意。
不过这些东西没有足够的资金,根本玩不转。
民间的活力是无限的,只需要正确的引导。
东海、南海、鲸海都变得繁忙起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大食人能来,唐人当然也能去。
在朝廷的鼓励下,唐人的海船遍及南洋诸国,一些大商团组建的船队,已经从大食运回满船的香料、胡椒、宝石等中土没有的东西。
利益之下,永远不缺追随着。
泉州、广州、福州的三个市舶司也赚的盆满钵满。
仅去年收上来的税赋,就有九百万缗,并且还在逐年上升。
西面对于丝茶瓷的需求似乎是无限的。
民间海运如此昌盛,海军战船因此越建越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