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把握的事情,李晔不敢轻易点头,谁知道里面埋着什么雷。
景云元年,韦后临朝,吐蕃贿鄯州都督杨矩,上表求请河西九曲为金城公主汤沐邑,唐廷上下乌烟瘴气,忙着政变,稀里糊涂的同意了。
吐蕃得到河西九曲,此地为青海、陇右、川蜀的交界,水甘草良,宜人畜蕃殖,遂以九曲之地为基,再度叛变,大举入侵,不仅陇右处于其兵锋之下,还深深威胁川蜀腹地。
李晔见他谈吐不凡,三分儒雅,七分雄迈,想必在甘州也不是普通人物,“未知使者尊姓。”
“外臣阿咄欲,现为仁美可汗帐下颉于迦思。”
李晔听的一脑门的汗,盯着阿咄欲,也不知是这家伙故意遮遮掩掩,还是回鹘名字本来这么拗口。
“既然仁美可汗有此意,不知能遣多少兵马。”
阿咄欲还以为李晔答应了,一脸喜色,“回鹘精骑四千人!”
才四千骑,对于朔方来说可有可无。
看来甘州回鹘的实力也没比朔方强多少。
李晔话锋一转:“仁美可汗既心存大唐,朕怎能忍心其千里迢迢跋涉之苦?区区灵州一城,不劳仁美可汗,唐军健儿自可取之,使者可一观我唐军之雄壮!”
使者眼露失望之色,冲李晔拱拱手,“外臣领命。”
朔方附近部族,能来了差不多都来了,北面的丰州天德军都派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响应唐廷。
“大唐皇帝令,破城部族,府库钱粮一半赏赐。”辛四郎领着一队亲卫围着灵州城大声呼喊。
不能给他们政治利益,就只能给经济利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虽说唐廷一穷二白,但这些部族更是穷得叮当响,一听有赏赐,都躁动起来。
李晔也想看看他们的战力,以及灵州的防御能力。
各部唐军按兵不动,以辅军中的战兵为前驱,加上各部族,发起了一波攻城。
上百架投石车向东南两门城墙投石。
灵州木头石头都缺,石头还是黄河西岸几十里外贺兰山上凿取的。
长梯刚一架好,各部族也不是傻子,犹犹豫豫的。
辅军战兵却毫无顾忌,身披重甲,扛着盾牌提着横刀,开始蚁附登城。
对于辅军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平时跟在唐军战兵之后,保护粮道,清理战场,最多也就是追亡逐北,获得的军功实在少的可怜。
眼看着往日的袍泽在唐军战兵中步步高升,成为什将、都头、还有指挥使,不少人心里憋着一股劲。
以前的惫懒全都不见了,实实在在的军功激励摆在眼前,人人都奋不顾身。
伤者治,死者抚,残者可退入二线,发挥余热,家眷也受到荫庇,过日子的口粮每月发放,子女入武营培养。
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奋不顾身。
秦汉遗留下来的赫赫雄风依旧在这些关中子弟血液里流淌。
李晔两年以来,孜孜不倦的推行各种奖惩制度,已经开始成为另一种战斗力。
渭北的党项人,也以加入唐军为荣,毕竟这么大利益摆在眼前,没有人不眼红。
辅军战兵的疯狂攻城,刺激了各部族的血性,西北这片土地,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杀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每一个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男人,都是物竞天择下来的强者,唐人如此,部族人也是如此,朔方军亦是。
激烈的厮杀如同狂风暴雨。
烈烈寒风搅得风云变色。
鲜血很快染红灵州城墙,尸体渐渐在城墙下堆积。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帝国的降临,同样也是无数尸骨累积起来的。
这时代的规则就是如此,每个部族都在争夺生存和繁育的机会,抓住一切机会,如同野兽,抢夺血肉。
好几次辅军战兵都冲上城墙,被朔方军推了下来。
但凡拿起刀枪的士卒,骨子里都是有几分血勇的。
此时的天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论是草原大漠,还是河湟吐蕃,抑或是江南蜀中,何处不战?何处不杀?
李晔一向觉得,战争是永恒的绝对的,和平才是短暂的相对的。
包括后世,只有强大到能拒绝战争,才能维护和平。
在盛唐的和平到来之前,李晔只能以铁、血重铸这个乱世。
“陛下,末将请求攻城!”李嗣周慨然出列,拜在李晔面前。
“先不急。”李晔微微一笑,攻城双方都生龙活虎。
辅军都穿着唐军更换的重甲,攻势虽然受挫,但本身的伤亡并不大,反而是裹着一层牛皮羊皮的部族伤亡惨重。
朔方军不是吃素的。
如今周云翼镇守陕虢,防备唐州葛从周。
李筠驻守潼关。
高行周和杨师厚在兴元,静观蜀中之变。
孟方同还在陕州养伤。
李晔身边没有什么一线大将,只有李嗣周、康怀英、折嗣礼、野利景荣等人。
两个时辰之后,攻守双方都精疲力竭,几个小部族悄悄把族人撤了回来。
奖励虽然丰厚,但也要有命去享受。
此时才刚刚过正午。
寒风似乎把太阳都冻住了,没有丝毫暖意。
第一天的大战就此结束。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依旧如此猛攻,辅军战兵表现出不弱于正规唐军的战力。
每天都有几次攻上城头,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被朔方精锐牙兵牙将们推下来。
部族军伤亡更大。
全部过程,阿咄欲都亲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