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夺取汉中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确保益州的安全,第二个就是为了攻略凉州。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公元前106年,分天下为十三州,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开始,意思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
与汉中接壤的武都郡,现在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夏侯惇丢了阳平关后,便屯兵驻扎于此抵挡楚军的扩张。
武都郡位于西秦岭山脉,设于西汉初年,当时是和四川盆地划归在一起,作为益州最北部的一个郡。东汉时期,武都郡归属于凉州,成了凉州最南部的郡。
尽管武都郡很早就属于汉王朝的行政区域,但生活在这里的主要人群却是很多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是与羌系部族亲缘相近的“氐”族部落。
氐族与羌族原本同源,但因居住环境不同而分化,分布于干燥黄土高原者被称之为“羌”,而进入长江流域山地的则称之为“氐”。由于两族地理相接、血缘相近,在形成民族差异之后,也会在交汇之地相互渗透。
为了控制这些氐族部落,西汉王朝最初共设置了十三个道,这其中就包括武都郡境内的七个道。生活在这里的是氐人中最强大的部族——白马氐。换句话说,武都郡便是建制于白马氐的土地上。
时至今天,羌族仍然存在于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序列之中,而氐族虽然没有成为五十六朵花中的一朵,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现在分布于岷山东部及秦岭西端“白马藏族”,就是氐人的后裔。
处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氐族人在三国中也是有过几次露脸的机会。比如当初贾诩就曾被氐人抓住差点丧命,曹操征讨张鲁时,亦曾经在西秦岭山地中为氐人所阻击。
更牛叉的是,在三家归晋后的第五年(公元285年),有一个叫符洪的氐人出世,并在半个多世纪后建立统治中国北方的前秦帝国,淝水之战中的前秦天王苻坚就是他的后代。
因此,如果跟氐族人打好关系,那取武都郡便易如反掌了。
这个时候就突显出马超的重要性了,不管是历史上刘备招降马超,还是现在张武招降马超,其实最看重的是马超在凉州和在羌人、氐人中的威望。
有了马超就相当于有了一把打开凉州的钥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支威震天下的“西凉铁骑”。
《三国志》中有原文记载:“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为前都亭侯。”
由此可见西凉铁骑这支部队多么有威慑力,以及刘备看重马超的不仅是本人,还有马超麾下的西凉铁骑。
其实在三国中,西凉铁骑有两支,一支是凉州军阀董卓的部队,这是凉州政府军,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率领,再后来大部分死于内乱,有一部分被张绣带走,最后归属曹操。另一支西凉铁骑就是马腾、韩遂的部队,这是凉州起义军,后来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
西凉铁骑作战彪悍、凶狠,尤其适合沙漠戈壁的长距离持久奔袭作战,这也与凉州人的特质和大宛马的特质有关,古人云“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秦始皇得之,便扫平六国,唐太宗得之,便虎视天下。马超凭借西凉铁骑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可见西凉铁骑战斗力之强悍。
历史上,刘备攻取汉中后,便将马超布置在北方地区,一方面防御曹魏军队,另一方面震慑西羌。只要马超在,蜀汉就可以从西羌地区引进战马。但由于自己的财力有限,蜀汉只能供养几千骑兵,这几千人是蜀汉的精锐部队。
这一支西凉铁骑就是蜀国三大精锐之一,另外两支是白毦兵和无当飞军,可惜马超死得早,马超死后这支骑兵就由马岱率领。
随着马超的去世,蜀汉与西羌的关系也开始下降。在蜀汉与曹魏鏖战的过程中,西羌一会帮战蜀汉,一会又倒向曹魏,总之,谁给的价高就帮谁。随着骑兵的消耗,又没有战马补充,蜀汉后期基本上就没有骑兵了。
现在张武也安排马超去守阳平关,同时给他提供大量钱财去交好武都郡的氐族人,一方面来购买战马训练骑兵,另一方面让氐族人帮助自己夺取武都。
其实只要占据了汉中,然后又有马超的帮助,取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武都与雍州的联系不太方便。在历史上,刘备攻占汉中后,阻断了武都与雍州的联系,于是曹操主动放弃了武都郡,将武都的人口迁到右扶风小槐里,武都郡遂为蜀汉占据。
马超对张武的安排也十分满意,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马超以后就有兵权了,张武已经明确表示过,以后会组建两支骑兵部队,其中一支重骑兵将由马超和庞德率领。身为武将,谁不想统领大军,尤其是马超这种以前统率过千军万马的人,当然不甘心打酱油。
第二个原因就是马超看到了报仇的希望,而且第一个目标就在眼前。马超有两个恨之入骨的仇人,一个是杨阜,一个是曹操。那曹操远在千里之外,但杨阜就在离他不远的武都,就在下辨城里。
当初马超兵败凉州的时候,满心想的都是报仇,为此他不惜投靠了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张鲁,还曾经想过寻找机会取代张鲁,以汉中为根据地再招兵买马去报仇雪恨。可当马超被那些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