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不会再升曾继的官了?”
同一时间,李建成的东宫内,王珪也在说着同样的话。
“不错,陛下将抄家的肥差交给曾继一人负责,这就是在暗中给他好处,同时也是在暗示,短时间内不会再升他的官职了。”
李建成一听,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我说父皇为什么如此厚爱曾继,抄家连个监督的人都不派,这不是明摆着让曾继贪污嘛?原来还有这层含义!呵呵,看样子父皇也没完全信任对方啊。也对,之前他在两仪殿的话,简直是大逆不道!”
王珪虽然没听到曾经在两仪殿亲口说,但也听李建成转述了。
初一听时,也是非常震惊,但事后一想又觉得曾继说得一点错也没有。
“殿下,虽然立场不同,但如果光论曾继在两仪殿上的话,却一点错误都没有。”
“哦?连王大人也认为出身不重要?能力才重要?”
李建成不是傻子,毕竟能逼得李世民狗急跳墙,不得不干出杀兄宰弟这种事情的人,怎么可能是废物呢?
因此,他很清楚曾继之前的那番话,是在说出身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本来在他看来,王珪出身太原王氏,是天下少有的大族,应该会反驳曾继的话,可没想到对方居然不这么想。
“太子殿下,如果现如今是太平盛世,那我肯定不会认同曾继,毕竟破格提拔有能力但身份低微之人会大大破坏现有的秩序,不利于国家稳定。”
“但现在是乱世,大唐初建正是需要有能力之人为国家开疆扩土,平乱四方之时,在这种时候能力的强弱最为重要。而曾继就是这类人的代表,老实说,如果他跟秦王殿下的关系不是那么牢不可破的话,我肯定会劝太子殿下大力招揽他的。”
“如果此人能投靠殿下,那么在军事上与秦王抗衡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李建成没想到王珪对曾继的评价如此之高,明明两人在一天前,刚刚在两仪殿上吵了一架的。
“王大人真是公私分明,只可惜曾继无法招揽,他的能力越大,对我的威胁也就越大,现如今父亲这样的安排你认为如何?”
“陛下明显也感觉到了太子殿下与秦王之间的矛盾,这次打压曾继,也是在暗中帮您。不过光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那个计划依然会进行下去,曾继必须在秦王得胜归来前离开长安,最好能死在外面,从而削弱秦王的势力。”
李建成微微点头。
“有王大人为我出谋划策,我就有信心了。”
果然,随着刺客风波成为过去时,李渊除了赏赐曾继大量财物外,半句都没提给他升官的事情。
虽然说,立功也不一定就能升官,但这一次的刺客事件影响太大,特别是在曾继的骚操作下,全长安的官场大佬有点人人自危的感觉。
如今刺客被杀,相当于救了所有官员,因此哪怕是李渊,也不能在这件事上装糊涂。
可李渊又深知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两人之间的矛盾根源,也就是双方的实力不均等,曾继明显又是李世民的人。
如果继续给曾继升官,增加他手中的兵权,那李建成这个太子肯定当不长了。
最终,只好通过抄杨侑家这件事,补偿了曾继一下,算是勉强将这件事给混过去了。
当然了,如果换成和平盛世,当皇帝的想故意整臣子,方法实在太多了,就拿后世大唐内战基本平定之后,拥有不世奇功的李靖,就遭到过类似的事情,到最后平东突厥这么大的军功都没得到应有的赏赐。
可惜时代不同,李靖灭东突厥时,大唐已经稳定了,特别是东突厥一灭,大唐彻底没了战事,武将对于国家的作用进一步削弱,所以李世民才能故意找茬整李靖。
可现在不同,现在不仅内战不断,李世民还带着十万大军在西边与薛仁杲对峙呢。
如果这个时候找茬故意整曾继,那不是明摆着动摇军心吗?李渊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然而他虽然不想,现实却逼着他不得不下手。
公元618年八月初九,一条让整个大唐又惊又喜的消息传来。
“西秦皇帝薛举,突然染病暴毙了!”
得到这条消息的李渊喜出望外,薛举可是西秦的皇帝,他一死,意味着整个西秦政权将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政治真空期。
虽然薛举早就立了长子薛仁杲为太子,皇位理应由薛仁杲继承。
但争皇位这种事情,可不仅大唐有,任何朝代都有。
特别是现在的薛仁杲还在与李世民对峙,没办法回到西秦的王都天水,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西秦动荡的可能性。
一向擅于在政治斗争中出阴招的李渊,哪里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他立刻派出间谍前往西秦,准备让他们后院起火。
相较于李渊的惊喜,李建成这边则只剩下惊吓了!
“薛举居然暴毙了,难道连老天都在帮助世民?!”
东宫中,李建成紧张地来回踱步,表情阴沉得吓人。
就在这时,他的一众谋士赶了过来,为首的当然还是王珪。
“王大人,薛举暴毙的消息你听说了吧?”
“太子殿下,如今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必须提前采取行动了。”
“哦?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李建成虽然预感到了事态的不妙,但还是有点认识不足。
“薛举一死,西秦必乱,而薛仁杲这个人打仗能力不弱,但却性情暴躁,当初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