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尹彬听到戴春风的建议仔细思考,又让戴春风进行查找,果真发现线索。为此,冯尹彬豁然开朗,对啊,其实手下人的能力也很强,自己还是应该多给他们机会。他立即委任戴春风为缉侦司第一课课长,专门就这个电报机的线索挖下去。戴春风找到熟悉法国货的人进行暗中询问,很快得到了一个线索,市场上没有法国的洋行私自出手电报机,但是有人走私这些物品,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躲在天津法租界中的王茂如的旧相识雍剑秋。(详见第二十八章八大胡同)
这雍剑秋要说他是坏人也未必是坏人,他是天津慈善界的领袖,在天津的士绅当中,他的捐款一直是最多的,别无二人。他主持建立的基督教会慈善机构不但资助贫困家庭,还资助各类学校,资助修筑民生设备,如修桥铺路等等。他在袁世凯当政的时期的确是吃香喝辣的,从北洋陆军身上扒下来不少钱。只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看他贪污北洋军款中饱私囊气愤不已,几次三番欲拿他开刀,他只好跑到天津租界之中去了。他在天津租界继续从事军火买办,给一些小军阀贩卖枪支弹药。
只是他又赶上了不好的时候,王茂如的国防军统一了全国,全**队统一制式武器,统一了子弹口径,统一了标准,甚至连大炮都进行了统一。尽管国防军的武器不能说在世界领衔,但是王茂如一直力主自己生产自力更生的原则。尽管起初很艰难,但是自己制造让国防工业逐渐壮大,这也导致了一直以来在中国流行的德国武器没了市场。德国人不得不为了适应中国的需要。更改子弹口径,专门给中国生产子弹来赚取外汇。而雍剑秋也因此事业不顺,只好做一点走私生意,经过诸多洋行买办的指证,他是唯一在华私自销售电报机的。
“这个人啊(雍剑秋),不简单嘛,关系网很复杂啊。”冯尹彬看了看资料。自言自语地说道,他嘴角露出了一丝丝冷笑,道:“不过这条鱼倒是蛮大的。抓到了他,或许能调出来更大的家伙。”
缉侦司司长冯尹彬笑着对戴春风说道:“不错,很不错,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搜集这么多的证据。很不错。你去设计一个局。把雍剑秋抓起来,最重要的是把他骗出租借,在法租界抓人不行。这件事要秘密进行,国内国外都不要声张,我们的对手很神秘莫测,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本事深浅,所以我们更要谨慎。”
“是。”年轻的戴春风获得重用之后,按捺住心中的激动。貌似平静地回答道。
身在天津的雍剑秋又接到了一个生意,有人在他这里买一批手枪。当然,这不是最好的消息,最好的消息是中华民国政府取消了当初北洋政府对他的通缉令,这让他可以自由地回到自己的老家江苏高邮。带着喜悦,雍剑秋在法租界的拉菲斯西餐厅见到了这个客人,客人年纪不大,三十四五岁的样子,留着两撇小胡子,看上去有些阴沉和城府。
“不好意思,尽管这个问题你可能不回答,不过我还是要问一问。”雍剑秋示意黑人服务生倒了一杯红酒,说道:“你的枪是用来做什么的?”
“可以不回答吗?”买家面无表情地说道。
“呵呵,大家交个朋友而已,多个朋友多条路,是不是?”雍剑秋笑道,“我这个人最爱交朋友,上至尚武大元帅,下至贩夫走卒,都是我朋友。”
“尚武大元帅你也认识?”买家似乎感兴趣了,问道。
雍剑秋笑道:“当初秀盛还是北大的教书先生,而且还是特聘(现代人称之为临时工……)先生的时候,我们几乎每日都在一起厮混。他当时比较落魄,还是我时常救济救济,我是见不得朋友落难的。”
“听闻雍先生是天津慈善界翘楚,果真一如既往慷慨大方。”买家赞道,“我等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听到恭维,雍剑秋顿时开怀大笑道:“哪里,哪里,都是谬赞,谬赞,愧不敢当啊。”
“既然雍先生与尚武大元帅如此相熟,怎么不回到北京开一家洋行,岂不是比在天津生意更广吗?”买家疑问道。
雍剑秋摇头道:“你且不知道,我爱帮朋友,却不爱麻烦朋友,如今秀盛帮我撤了通缉令,倒也是念着老交情。他老人家日理万机的,居然还念着我的旧案,着实是够朋友。”
买家听到这话,顿时肃然起敬,拱手道:“居然是尚武大元帅的旧相识,戴某人着实有眼不识金镶玉了。说起来倒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家主在北方找到了一处金矿,在政府买了一些枪证和步枪,但你晓得那土匪那管你手中的枪支威力,人家只管风里来雨里去的行事不找踪影,我们买的枪都是长枪,这便不好随身带着。家里二十杆长枪护不了家主一身周全,只好去买短枪。岂料到这枪证一时批不下来,家主急了,这才买二十支短枪。家主在北方朋友众多,若是今次能跟雍老板结下友谊,日后不愁生意红火,毕竟这子弹消耗便不是小数目。”
雍剑秋连忙道:“我便是看到了这不是二十支手枪的小生意才跟你在此详谈,若只是几万大洋的钱,我岂会在此。雍某人看中的便是你们背后的关系,日后生意之间多多照拂啊。说起来这枪证,若是几年前我倒是能办,可是如今的内务部门频繁更换,我倒是找不到熟人了。”
买家笑道:“这枪证再说吧,能找到关系最好,找不到关系也不急。”
“对,只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