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andbody
心灵的功能在于决定动作的方向,所以它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同时,ròu_tǐ也影响着心灵,心灵只能在ròu_tǐ的能限之内指使ròu_tǐ。
人类对其环境所做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ròu_tǐ所做的各种动作的结果。
心灵犹如一台发动机,人类利用它在ròu_tǐ中能够发现所有的潜能,并把ròu_tǐ带入一个安全而优越的状态。
关于心灵和ròu_tǐ,到底谁支配谁,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为之争论不休。他们有的被称为唯心主义,有的被称为唯物主义,他们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事实来予以佐证。至今,这一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对此,个体心理学或许能够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心灵与ròu_tǐ的日常相互交流。对于那些患了精神障碍、亟待治疗的人来说,如果我们的诊疗方法从一开始就错误,就无法真正地帮助他。可见,我们的理论必须源于实际经验,而且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身体与心灵的交互作用
在个体心理学里,心灵与ròu_tǐ密不可分。所以,ròu_tǐ可以对心灵产生影响,心灵也可以对ròu_tǐ产生影响。而且,ròu_tǐ的每一次行动均受心灵影响。正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所说:“当然你有情感,否则你无法行动。”
由此可知,这种预见并指导行动的能力便是心灵的首要功能。我们一旦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了解心灵是如何控制ròu_tǐ的,即心灵为ròu_tǐ的行动设定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必须有目标。于是,心灵便处于推动者的地位。我们还要看到的是,心灵与ròu_tǐ之间的作用是交互的,ròu_tǐ在运动的同时,也会对心灵施加影响;而且,心灵指挥的行动,还要受到身体极限的约束,并在这个极限下运动。比如说,心灵想使ròu_tǐ到达月球,如果不能找到一种超越身体极限的技术,那么心灵注定会失败。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比任何动物的运动都要多。这从我们的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中都可以看出来。而且,人类的所有奋斗都在朝向一种安全感,即期望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安全地到达目标。为此,人们要求自己一切行动和表现都要协调统一。于是,我们经常磨砺自己的心灵。
其实,ròu_tǐ也是如此,也在朝一个早已存在于胚胎中的理想目标而发展,并为此协调自己的发展。例如,假设皮肤破损了,身体就会行动起来,积极地使这处皮肤痊愈起来,并使自己再度成为一个整体。尽管如此,身体在发掘自身潜力方面,还会得到心灵的帮助。实际上,心理作用对于ròu_tǐ状况也会有显著性的影响。
在一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中,这种合作关系从未中断过。作为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心灵好比一个马达,调动它在ròu_tǐ里所能发掘的全部潜力,并帮助ròu_tǐ到达一种坚韧的程度。同时,在ròu_tǐ的运动中,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运动中,我们也能看到心灵作用的印记。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活动,他的活动里就必有意义。他活动其眼、其舌、其脸部肌肉,他的脸也就会有相应的表情。其实,给予这种意义的正是心灵。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一个目的正是在于探索人的内心活动呈现在面部表情上的变化,然后探索相应的目标,并拿来同别人的目标相比较。
比如说,我们要争取安全,心灵就要使这一目标变得具体,包括计算出安全的位置与到达方法。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有行动,那么心中也必然这样动了。由于人们的判断能力强弱不同,有些基于心灵选择的方向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失误与错误均是心理上的错误,以至于选择运动方向的错误,最后误入歧途。
如果我们看到了一种表情或病症,要想判断其真实意义,最佳的办法是先将它简化为一个动作。我们不妨以“偷窃”这个动作为例:所谓偷窃,就是拿走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动作的目标:一个人选择偷窃,其目标是为了让自己富起来,通过占有更多的东西强化自己的安全感。所以,“偷窃”的起点就是一种贫穷感、一种不安全感。第二步,探究这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的影响。最后,我们再来看他是否会通过正当途径改变这种不安全感。到此,我们可以知道,他采取了错误的实现办法。
我们在前面的第一章中已经提到,人在4~5岁时,就已形成稳固的心灵与ròu_tǐ间的关系。此时,他赋予生命以意义,而且他所追求的目标、他的行事风格、他的情感特征,也都已成定局。这些情况在日后并非不可以改变,但有个前提是,他必须首先消除童年期形成的所有错误观点才行。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他新的思想及行为也会与新的诠释相一致。
此外,个体总是通过其感官与环境发生联系,并总结出一系列观念。所以,我们只要注意一下他看和听的方式,以及什么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就可以对他产生大致的了解。
如果ròu_tǐ不适应环境,难以完成环境的要求,那么ròu_tǐ往往会成为心灵的负担。于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也会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