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秋收拉开大幕
不仅仅是南城镇,林庄乡等其他地方在抓紧赶工,一排排大棚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干部们深入到一线进行监督,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微笑,劲头十足投入生产,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感慨,这些地方的农民似乎要迎来一次财富上的大爆发了。
就在这样忙碌的气氛中,水稻收割的季节终于到了!
和夏季小麦收割抢时间有所不同,水稻收割由于天气晴好,加上品种不同成熟期有差异,收割并不是成片成片开始的。一些种植早熟品种的农户收割得稍微早几天,抢着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
今年的新稻行情不错,刚刚收割下来晒了一个太阳的稻谷就被米厂收购了,又在最短的时间变成米上市。习惯性尝鲜的人们都迫不及待的买些新米回去,行情一路平稳走高,最贵的时候二十斤小包装的精米买到了近五十块。
随着更多的稻谷涌进米厂,市场上的米价格开始平稳回落,最终停留在每斤二块二左右,不同米厂的价格有着细微的差异,也就是块把钱的出入。
现在和过去不同,曾经的那个年代,人们缺衣少食怕了,收获的粮食除了必须上交的公粮之外,剩下的都晒干扬净储藏起来,每一家的储藏间都码着整整齐齐的口袋。小麦,玉米,水稻,甚至还有一些大豆,油菜籽什么的。那时候几乎每个村都有几家加工厂,碾米磨面什么的赚些零用钱。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们已经不再担心家里断炊,也几乎没有人愿意再储藏粮食了。往往小麦水稻刚收下来就急不可耐的卖掉,早点把钱抓在手里踏实。谁还愿意费那么多事晾晒啊,总之现在上门收购的商贩很多,就是水分超标的谷子也有人要,只是价格便宜一些罢了。
算起细账,还是直接卖了划算的。当然人家商贩也不是傻子,总得赚些差价。他们计算好水分的折扣,要保证有钱赚。现在的大型粮库都有烘干设备,就是再潮的粮食都不怕。
相比较往年的速度,今年临海的水稻收割要慢了很多。主要是水稻倒伏的面积太大,收割起来有难度。收割机需要缓慢推进,尽量把贴在地皮上的稻子全部收起来。
施华这个老农机手早就把目光盯向了村里的几百亩水稻,私下里不止一次的找过余见海,说这些稻子留给他收割。外面的那些倒伏的水稻收割太慢了,虽然收割费用贵一些,可是速度慢呀!
紧贴在地上的秸秆还特别的潮湿,一不小心就有整团整团的秸秆一起涌进机器,造成堵塞,清理起来特别浪费时间,有时候还会造成机器的损坏。
只是现在整个临海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压根就找不出几块没有倒伏的水稻田。相比之下,余湾这几百亩直立的水稻,显得那样的引人注目。
倒伏的水稻运气好的一天最多也就能收割二十多亩,想多也不太现实。可是没有倒伏的水稻一天最少也能收割三四十亩以上,如果遇上天气好的时候早上露水干得快一些,五十亩也有可能。
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余见海当然愿意将村里的水稻交给施华来收割。给谁干不给钱呀,本村人当然要优先了。
施华感激淋漓,私下里给余见海塞了两条烟,结果余见海没要,还狠狠的训了他一顿。“老表,你这就过分了啊!我把稻子交给你收割是正常的,如果拿了你的烟那就变味了!知道吗?”
弄得施华有点尴尬,又感激不已。“村长,以往的时候我想接点活干干,人家都话里话外的暗示想要点好处,说实话我哪次都是要塞烟给人家的。有些村的干部给我牵头了,我连他们的收割费都不要。你倒好,烟塞在手里都不要,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余见海不以为然地笑笑,伸手在施华肩上拍了一下,“老表,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只有一个要求,收割的时候尽量减少抛洒,我要最大限度的颗粒归仓!”
“包在我身上!”施华把胸口拍得啪啪响,“总之我一个人也收割不过来,我再找两台过得硬的机器,保证让你满意!”
“好!”余见海笑笑,“跟你透个底,要是你干得好,我再给你介绍点业务!”
“是吗?”施华惊喜万分,“哪里的活?有没有倒伏呀?”
“这个先保密!”余见海狡黠地笑了,“你把碗里的干好了再说,锅里的先不要惦记!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多想也没用!”
“嗯嗯!”施华不停地点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包括施华在内的三台收割机早早地就停在了村口的大路上,施华叼着烟清理机器上缠绕的杂草,嘴里哼着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懂的小曲儿。
另外两个农机手郑小山和王开岭都是施华的老搭档,也是南城人,外出跨区作业的时候都是一起来一起去的,关系很不错。他们两个都是麦收时新换的机器,比施华的还要新一些。
两人前一天晚上就做好了准备工作,收割机加满柴油打好了润滑油,一切准备停当。现在两人都帮着施华打润滑油,一边小声议论,“早就听说今年余湾这里的水稻长得好,一直还不相信。现在才知道,这特么的哪里是长得好啊,简直是太好了!”
郑小山吐掉烟头,“我特么的快四十了,走南闯北的在外搞收割也有十来个年头了,什么样的稻子没见过?南方的那些杂交稻穗子大产量高,收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