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马世龙还是杨嗣昌脑子里都装着一个概念:分兵!
没错,这就是皇帝对下面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领导者的手段包括术和心。
术即制度、方法,而心则是让下属心悦诚服,从思想上去影响下属。
这种思路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很多时候,出问题的不是思路,而是人。
为什么?
因为方法是客观的,但人却有私心。
马祥麟急道:“杨军门可否速速详说?”
杨嗣昌道:“分兵四路,佯装围杀建奴,引诱建奴分兵,我们再以主力而击之!”
马祥麟冷冷看着他,说道:“那东原城呢?还救不救?”
“分兵即为救东原城!”
“胡扯!建奴有十万,杨军门如何做到尽数分了建奴的兵而解救东原城?”马祥麟显然是不赞同他这种玩法,“眼下东原城怕是已经城破,将士们都在以血肉之躯抵挡建奴,吾等却还在此饶舌!”
一边杨嗣昌的下属冯宝平道:“马帅,杨军门也是站在全局角度出发。”
这冯宝平官职是北府兵备道,兵备道是专门管理军马、粮草等事务的文官,属于总督府的官员。
而马祥麟的职位是军团长,属于武将。
大明朝文武分治,新军政之后,总督依然有辖制军政之责,却无统帅军队之权。
事实上,这几年,杨嗣昌与马祥麟合作的非常不愉快。
杨嗣昌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权力yù_wàng极重。
而马祥麟从小跟着秦良玉打仗,身上沾染了白杆兵的特点,为人比较爽直。
马祥麟道:“此事不必再议,本帅心意已决,立刻调兵!”
冯宝平道:“马帅,兹事体大,还需与杨军门多多商议。”
“本帅是军团长,参谋部直接向本帅汇报,战时总督无权干涉军事,怎么,冯大人想要越权?”
“下官不敢!”
杨嗣昌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道:“竖子不与谋也!”
马祥麟也不管了,领着参谋部便风风火火出了去,还说道:“尤帅可否助本帅一臂之力?”
“某此次前来,便是奉天子诏令前来援助北府城,但凭安排!”
“与我一同先去军大营!”
“是!”
显然,马祥麟这是故意将杨嗣昌撂在这里了。
你要说杨嗣昌的战术对不对?
肯定也对,因为想办法分敌军的兵打,然后以主力来各个击破,自然是好的。
那为什么马祥麟还和他吵呢?
很显然,杨嗣昌是不打算就东原城了,打算牺牲那里的明军,这一点就是马祥麟无法接受的。
为什么杨嗣昌想牺牲那边的明军呢?
因为刘文全是不服杨嗣昌的,双方有矛盾。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杨嗣昌心眼很小。
不过这个人办事的能力肯定有,在他的主持下,北府的粮草、物资、兵额,都规划得井井有条。
别小看这些,每年向朝廷申报预算,那都是有方法的。
文官擅长做规划、制度建设、管理和监察,从这一点来说,杨嗣昌本人是合格的。
至于打仗嘛……
眼下,北府城内已经开始紧急动员。
北府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还有御林卫第三军、第四军和第五军。
一共五军将士,6万人!
北府军有两万骑兵,5000重步兵,火器营有5000人。
御林卫全部都是骑兵,并且有1万重装骑兵。
马祥麟在营帐中,用最快的速度,和参谋部将作战计划做了临时调整。
这期间,参谋部不是没有人提出打持久战的战术。
毕竟建奴劳师远征,打持久战是最合适的。
但又被另一派给否了,打持久战就是逼着建奴在草原上劫掠,草原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可能会因为这一战被全部打没。
最后,马祥麟拍板,速战速决!
便亲自领着大军,一路出了北府城。
5万大军,浩浩荡荡而出。
在北府城留了3万大军做防守。
至于北府的另外两个城寨,马祥麟也让人传了军令,全部按兵不动,把守城门。
与此同时,还派了人赶紧前往南边的元上都城,希望马世龙能伺机而动。
从某种意义来说,北府城是大明朝在关外的中心,元上都是受北府城辖制的。
作为北上支援的御林卫,理论上是由北府城统一调度。
马祥麟的战术其实很简单,兵分两路出击歼灭建奴主力。
他自己为左路军,尤世威为右路军。
一路快飞朝前面的北原寨赶去。
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草原上流动,仿佛洪流一般。
北府城离东原城寨仅有二十里路,骑兵不需要一个小时就能赶到。
此时,东原城寨的巷战已经开始了。
城楼下,一具具被砍得已经血肉模糊的残肢断体,横七竖八倒着,有明军的尸体,有建奴的尸体。
城墙上沾满了血渍,还有碎肉。
被鲜血糊成一团的人头在地上打滚。
轰轰轰……
红夷大炮在城头上响起,每一颗炮弹下去,就能在队伍中犁出一条血痕,碎肉混着浓浓的血浆,向四周爆裂开。
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逝去。
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的父亲,是老母亲的孝顺儿子。
但在这里,人命成了草芥。
建奴的确入城了,但是入城后却遇到了最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