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80′,中国队做出全场地第二次换人,用18号区风换下21号唐龙,这是一次对位换人,区风上场后直接跑向了杨子江与刘利两名正选的后腰之间。
中国队这一次的阵容看起来不伦不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三名后腰的定位不明确,4-3-2-1的阵型明确规定了这三名拖后球员的定位就是后腰;
但中国队将这三名后腰安排得更像一名拖后中前卫,尤其是下半场三人统一进退的步伐,像极三名在防守二区中路活动的自由人,这还真是世界足坛中闻所未闻的古怪战术;
而区风的特点是传球与组织,主打位置是前腰,此刻将他放置到这个变异的中后腰位置上,这个牵强的安排多少有几分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唐龙的中场拦截能力出众,在需要遏制日本人从中路渗透的情况下反而将他换下,代替他的却是一名纯粹的进攻型球员,吕居仁的想法与众不同,足够大胆。
关注着这场比赛的专家,或者确切点说是观察家,正当他们在研究、思考中国队主帅这一次奇怪换人的意义何在的时候,局面的变化让这群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吕居仁的国际关注度。
区风稳稳地控制着脚下的皮球,充分利用充沛的体力及领先的心理优势,不错的控球技术显得越发的出色,成功吸引到日本队中前卫梅琦司与左前卫坂田哲雄收中对他进行夹抢后,将皮球稳妥地送到前场的张畅脚下;
福元洋平上场以后,日本队中路防线的实力得到了增强,马抗也受到了严密的看管,难觅此前那种宽松的接球空间,张畅扣开香川真司的逼抢后,直接向长友佑都方向传出了一记犀利的身后球;
助攻上前的龙天早已拉到边路,与日本队左后卫长友佑都持平,一看张畅球传出,他迅速将速度加了起来,硬生生从外围卡过了长友,带球直插禁区,长友佑都脚下速度不慢,手上动作同样不少,不断地拉拽着龙天,严重干扰他的前进步伐;
龙天感觉到侧身越来越强烈的挤压感,为了免于丢球,他选择了起球,匆忙起脚严重影响了起球的高度,马抗看个真切,只见他向右虚晃一下后直接朝皮球来的方向冲去,摆脱身后福元洋平的拉扯;
同时有力朝前飞扑,感觉似乎是想鱼跃冲顶,但似乎冲得太猛,整个上半身都已经冲了过去,皮球在腰际以下的部位,他这冲动的一跃唯一成功之处是用上半身封住了中田正基的头球解围动作;
球迷正想埋怨这名中国高佬的冲动、笨拙的时候,只见在空中滑行的马抗右腿微微向上抬起,小腿猛然一卷,脚后跟恰巧磕中皮球;
听话的皮球在全场两万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一头扎进了日本队的大门,3:0,马抗的帽子戏法进一步确立了中国队的胜势。
这球有几分瑞典神塔伊布的成名作“蝎子摆尾”的味道,但相对于伊布站在原地发力的脚后跟磕球,马抗这种在重心不稳的冲顶滑翔的过程中完成后磕动作,难度要大上几分;
相对于队友孙辛吉在上海邀请赛中,与南非的比赛打进的那次前扑后磕,马抗的这次后磕展示了他全面的得分能力,弹跳、爆发、判断力、身体柔韧性与协调,不失为一名优秀的中锋苗子;
在赛后,这个进球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国际足联也将这球评为“年度十佳进球”候选,中国球迷也应景地为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马尾啸天”。
确切点说,这是马抗入队以来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国内媒体抨击吕居仁一意孤行重用马抗的同时,必然会用马抗进球效率低的事实来佐证,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前锋难以在国际大赛上冒光的积习;
伤愈归队后的第一场比赛,惯于挥霍机会的马抗焕发新貌,展现出一流锋霸的极佳潜质,三粒进球均十分精彩,让人叹为观止,也在瞬间击碎了国内关于他的成见;
攻陷日本的球门是每一位中国球员最痛快的事情,而马抗不但做到了,还一进就进了仨,这名天津小将已经成功将自己的名字写进了“抗日英雄谱”,这场里程碑式的胜利注定要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永远流传。
落地时嘴巴啃了几片草叶,但马抗丝毫不在意,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正在成为民族英雄的路上,他舒服地瞄了一眼球门里的皮球后,双掌用力一撑,从地上站了起来,轻蔑地扫了一眼绝望的日本球员,头也不回地朝功臣龙天的位置冲过去;
马抗合拢四指,独独伸出了食指,两根食指统一而有节奏地指着龙天,嘴里兴奋地嚷着,龙天看着他的架势,也默契地张开双臂冲了过来,同时冲过来的还有朱立业和张畅。
马抗冲到龙天跟前,双拳握紧向外微张,不住地上下捶动,嘴里不断地问候着日本人的直系亲属;
龙天也很开心,这已经是他本场比赛的第二次助攻,看着兴奋异常的马抗,他一把抱了过去,身高上的巨大差距让龙天的头只是顶到马抗的胸部,马抗将手环绕着龙天,将整个人紧紧包裹住;
张畅骑到了马抗的背上,左手握拳,朝着日本队的球迷方针振臂高呼,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将日本人死死踩在脚下的感觉,朱立业从外围抱住龙天,开心地拍着他的脑袋。
比赛进行到现在,基本上能够宣告本队的胜利,中方教练组经过前两个球的兴奋之后,此刻已经比较平静,这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