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医生,你怎么了,看起来很累的样子,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身体不舒服,连着两天去火车站排队买票,都熬到太晚,没睡好。”
“哦,是这样呀,那你买到票没有。”
“没买到。”
“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票是很难买。”
“可不是吗。”
沃琳坐在电脑椅上打盹,吕爱娟进来报名,沃琳睁开眼,在登记本上边写下吕爱娟的名字,边告诉吕爱娟:“您先休息一会儿,彭主任和郎医生都还在开会呢。”
吕爱娟的外照射已经做完,今天是做后装治疗,也是最后一次放疗。
“没事,不着急,我等会儿就是。”吕爱娟道。
放下笔,沃琳的眼睛不由自主又眯了起来,看起来很没有精神,这才有了上面的对话。
沃琳昨天下午去火车站买票,她本以为过小年火车站人会少一些,没想到人更多,队伍从售票厅排到车站广场并一直延伸到广场隔壁的公交车站。
她昨天是下午去的火车站买票,排到售票窗口的时间点,和前天晚上去火车站买票时排到窗口的时间点差不多,都到了半夜。
这么个小城市,平时也没觉得人多呀,怎么到了年底买车票的时候,人就能多成这样。
排队的结果,不止直达票没有,她规划的所有迂回路线的火车票也都没有。
不甘心就这么返回,沃琳呆在退票口附近打转,只要有人退票,她就赶紧凑过去,熬到凌晨四点多钟,还没有人退她需要的票。
她实在撑不住了才回医院,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就来上班了,早饭都没想起吃。
“沃医生,这是我自己家做的,给你们尝一尝。”
沃琳眼睛是闭着的,脑子却还算清醒,听着吕爱娟的声音从操作室外进了操作室,越过自己到了桌子旁,沃琳强行让自己眼睛睁开。
她看见吕爱娟正把两个偌大的塑料袋往桌子上放。
沃琳赶紧站起来,推拒:“您不用这么客气的。”
偶尔有患者送特产桔子呀,橙子呀,柚子呀什么的给他们,不过也都不多,确实只是够他们几个人尝一尝,而吕爱娟提着的这个东西的量,明显已不止于尝一尝了,虽然沃琳还不知是什么,却也被吓着了。
吕爱娟呵呵笑:“这东西不值钱,不过味道还不错,沃医生你尝尝,看好吃不?”
“这什么呀?”沃琳闻着味道有些熟悉,但袋子里的东西她确实没见过。
“沃医生以前没吃过这个?”吕爱娟好奇。
继而她反应过来:“哦,对了,沃医生是外地人哈,你们那里可能不这么做,这是螃蟹,不是真的螃蟹,就是红薯切成细条,油炸的时候粘在一起,像螃蟹而已,当做零食吃的。”
“哦,原来是油炸红薯呀。”沃琳恍然大悟。
怪不得闻着熟悉呢,每逢过年,沃琳的老家也会炸红薯,不过红薯是切成小块炸的,香香甜甜的,不过不是零食,而是用来做菜的。
“是吧,不值钱吧,所以沃医生你不用紧张,”吕爱娟乐呵,“你们几个医生都是好人,要过年了,我就送点自己家产的自己家做的东西给你们,谢谢医生们的照顾。”
“可这也太多了呀,”沃琳还是不敢接受,“我们做的都是我们该做的,您真的不用这么客气的。”
好家伙,两个大塑料袋子都比半个麻袋大,这加起来就是一麻袋多呀,要是买的话也得不少钱呢,吕爱娟治病的钱都是找人借的。
吕爱娟道:“不多,你们有六个医生,还有一个搞卫生的大姐,七个人呢,分给每个人就没多少了,拿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吃,再送给朋友一点,一下子就没了。”
说完,也不管沃琳还要说什么,吕爱娟就出了操作室,上三楼后装室外去等。
李博从外面进来,只瞄了一眼桌子上的两个大袋子,视线就转向沃琳。
他眼里的意思沃琳懂,沃琳解释:“吕爱娟送的,说是要过年了,感谢我们的。”
李博走到桌子前,看清袋子里的东西,他拿起沃琳的不锈钢水杯,往水杯装了半杯“螃蟹”,递给沃琳。
“这行吗?”沃琳犹豫。
本来因犯睏而不觉得饿的她,闻到熟悉的炸红薯味道,一下子感觉好饿。
“吃吧,这东西对吕爱娟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县的人过年的时候都会做各种油炸食品,送人,或者待客。”李博也给自己用纸巾包了几个“螃蟹”,吃起来。
李博是本地人,了解当地各处风俗,他既然这么说,沃琳也就没有了思想负担,开始吃起“螃蟹”来。
“嗯,香,甜,脆,绵,好吃。”沃琳吃得上瘾,“应该是早上才炸的,要是昨晚之前炸的,放到早上就软了。”
早上炸的,炸这么多,红薯还要洗,削皮,切,那吕爱娟岂不是要起很早,说不定昨天就开始准备了。
想到这个,沃琳很感动,也更想家了。
每逢过年,家乡的人年前这几天也都是每天起早摸黑准备各种过年用的东西,尤其是吃的,虽然辛苦,但心里高兴,小孩子们也不睡懒觉,巴巴地等着那些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得到的东西。
炸红薯、炸藕片、炸山药、炸豆腐、炸丸子这些用来做菜的东西,在小孩子眼里就是好吃的零食,炸出一样,小孩子吃一样,大人们也不像平时那样管着小孩子,都可着小孩子吃,到了饭点,小孩子已经吃得肚儿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