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贯穿整个荆州府。而荆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前不久的流民暴乱,也正是因为占据了荆州,才有了后期敢于攻打武昌府的行径。
朱厚照关注荆州府,除了要将当地的百姓生活尽快恢复过来,还要趁着春耕前的这段时间将长江沿岸的大堤修筑上。
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与黄河一样,发挥了母亲河的作用,哺育着沿岸的百姓。
但是,它也有发怒的时候,这就会给沿岸百姓带来灾难。
在大明这个时期,每年都有许多自然灾害产生。而水灾占了很大一部分。要想控制住水灾,兴修水利,修堤筑坝是一个必然选择。
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水灾,但是绝对能够起到抑制水灾,防范水灾的作用。
荆州府长江下游的武昌府,长江大堤修筑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再将荆州府段的长江大堤修筑完毕,那么湖广境内的长江大堤就全部完成了。
这将令湖广的水患防御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再将湖广境内的其他主要河流大堤及时进行建造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朱厚照率领众人赶奔荆州府,积极谋划接下来的工作。
他们从勋阳府南下,打算经兴山、归州一线,进入长江,沿着长江顺流直下,直奔荆州府的治所,江陵县。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就有关于江陵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可是朱厚照等人刚到归州即将到达长江之际,一个消息的到来,彻底打乱了朱厚照的计划。
岳州府境内的桑植土司向仕禄竟然发动叛乱。岳州府境内的九溪卫、永定卫等卫所不是其对手。遭遇战刚开始就陷入溃败。
一时之间,桑植土司这边士气高涨,大有一吞山河之势。更为危险地是,周边的那些土司也都蠢蠢欲动。岳州方面感到事态严重,急忙向太子朱厚照求援。
王守仁建议先派一支先锋部队马上赶往岳州府,先杀杀向仕禄的锐气,先将岳州府的局势缓和下来。待大部队赶到,快速将其歼灭,迅速平叛。不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土司机会。
朱厚照也是这个想法,他当即命王守仁率领羽林前卫,作为先锋驰援岳州府。
之所以让王守仁担任先锋官,是因为羽林前卫指挥使包长善被朱厚照留在勋阳府训练那五个新招募的卫所。另外,朱厚照也想让王守仁逐步在军中树立威望。
毕竟历史上的王守仁,那可是绝对的“文武双全”。在江西剿匪、平定宁王叛乱,可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最后胜利。
既然王守仁有着极强的军事天赋,朱厚照自然要重点予以培养。将来北部边塞,或许还有王守仁的用武之地。
王守仁得了朱厚照的命令,当即集合羽林前卫,出发了。
朱厚照率领着其他卫所,紧随其后。
王守仁脑袋那么聪明,他自然知道朱厚照让自己担任先锋官,那是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
就凭羽林前卫的战斗力,即便是包长善不在,其他人员来指挥,那也是绝对能够平叛的。
因此,王守仁也十分珍惜这次平叛机会。
为了能够及时获得前往的情报,王守仁特意挑选了一批斥候前往前面打探消息。
羽林前卫都是清一色的战马,行军速度非常快。当王守仁等人赶到渔洋关的时候,前往送来了最新情报。向仕禄率领叛军已经攻占了慈利,正在向石门进发。
按照常理,王守仁应该率领羽林前卫前往石门。争取赶在叛军之前到达石门,然后依托石门的城池,打一场防御战,阻挡住叛军前进的步伐,待太子朱厚照率领大军赶到,再向叛军发动反击。从而达到平叛的目的。
朱厚照给王守仁下达的命令也是令其快速稳定住局势。
这么做无疑是最为稳妥,也是最佳方案。
可是王守仁不是寻常人,他自然不走寻常路。
他只是安排了一个千户的兵力驰援石门。并且让其坚守石门三日即可。
同时,他派人前去寻找九溪卫、永定卫的残余部队。
王守仁自己则率领剩余军队直奔慈利而来。
大家对于朱厚照的这个方案都感到不解。以目前的形势来看,石门要比慈利重要很多。
即便是占领了慈利,只要向仕禄这边占领石门。他完全可以从石门、桑植两个方向向慈利发动夹攻,到那时己方就会腹背受敌。即便是有强大的火力,要想守住慈利城,那也是会造成很大的伤亡的。
王守仁自然看出了大家的不解,他也没有进行解释,只是告诫众人,严格按照他的计划行事。凡是违抗命令的,军法处置。
朱厚照在王守仁等人出发前,特意给羽林前卫搞了一个战前训话。
他这么做,完全是在为王守仁树立威信。朱厚照表示,王守仁此次担任先锋,绝对会完成既定任务的,羽林前卫全体一定要严格执行王守仁的命令。谁要是胆敢违抗王守仁的命令,王守仁有先斩后奏之权。
太子朱厚照都这么说了,哪个胆敢不照做呀。
因此,众人虽然有疑惑,可是都没敢吱声,更没敢违抗王守仁的命令。
羽林前卫一分为二。一个千户驰援石门。剩余部队赶往慈利。
驰援石门的千户仅仅比桑植大军早到半日。
如果不是叛军的先头部队太过骄傲,认为拿下石门犹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