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悖然大怒,道:“君一心想平定西夏,但西夏过后,又是回鹘,可有了时?”
不要,
“司马公,君修这本史书,可记载过大非川地形,”王巨也不等司马光回答了,他翻了翻,果然没有记载,但没有关系,还有新旧唐书呢,王巨指着其中的一段,那就是大非川在唐朝时还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场所,许多地区多湖泊沼泽,导致唐军一度运输十分不便。
“陛下,诸位,司马公,这就是唐朝的大非川,但现在的大非川呢?大半地区都成了戈壁滩,人类都无法生存了。黄河在我朝恶化,实际整个西方水土都在恶化,因此西夏与西域的回鹘国交接不大,中间隔了太多的沙漠戈壁。吐蕃高原亦是如此,唐末后强大的吐蕃国四崩五裂,不仅是宗教因素,也是因为水土恶化,导致其不能联为一起,不能联为一起,就不能构成一个团结的国家。所以我当时拿下大理,都没有考虑吐蕃因素。恶化的不仅是西部,还有阴山之外,阴山之北生活着北阻卜,可因为水土恶化,人烟稀少,不能对辽国构成威胁,同样也不可能对西夏构成威胁。”
水土恶化不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宋朝拿下西夏,却是一件好事,这些水土恶化的地区,将会成为一道天然的长城。
要么就是湟州吐蕃,阿里骨不是一个东西,但湟州吐蕃自董毡死后。已经不能拧成一股绳。
所以司马光所说的在宋朝根本不能成立。
王巨还举了一个例子:“司马公。章质平击败蒲甘国。但为何没有用兵蒲甘国。一旦拿下蒲甘国,尽管陆路商运成本高,但比海路生生节约了一年时间,甚至直接拉动了巴蜀的经济。不能治就不能占领,这就是我的宗旨,所以我击败占城后,同样没有将占城占领。在军事上,我比你清醒。”
这不止是王巨头脑清醒。
如果拿下西夏。西北又没有多少强敌存在,更无司马光所担心的扩张空间,那好处会有很多的。
不仅是会有一个优良的牧场了,仅是军费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约一千多万贯。
但王巨又说了一句话,打断了大家的想法:“司马公,你多次说我朝税赋收入之众,史无前例。似乎好象是……但你弄错了一条,西汉有几万贯便是巨富,但在我朝。没有百万贯,则不能称为巨富。即便我朝不征任何税赋。因为豪强兼并,如果朝廷不做措施防范,贫困百姓活不下去了,仍会揭竿而起。实际祖宗所说的齐人,我也说齐人,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齐人。”
“我从来没有否认集英集团的统治权,以及享有的各种利益。但为何祖宗说齐人,我也说齐人,非是取缔精英集团的种种待遇,而是让精英集团稍稍宽松一点贪婪,让贫困百姓能活下去,能有一个温饱,这样国家才能稳定。”
司马光更怒,说:“王巨,你不顾百姓想法,以军功胁迫陛下,成则罢,不成你可以去彼岸做海外王,然大宋怎么办?”
这才是最厉害的杀着。
王巨有没有胁迫赵顼,好象真有唉。
而三千万又可以看到王巨对彼岸的掌控力度,以及彼岸的实力。
赵顼本身又是一个多疑的人,司马光将这个问题揭开,会对赵顼产生什么影响?
王巨叹了一口气:“司马公,我想说一件事,官户免徭赋,这是前朝定下的规矩。但前朝官员有多少薪酬,我朝官员有多少薪酬。前朝有多少官员,我朝有多少官员权贵?这个免徭赋,指的不过是两税,而非是商税。并且前朝指的免徭赋,是实邑(宋朝官职后面常缀上封邑与实邑,封邑是荣职,食邑才是官员真正拥有的职田),但我朝不禁兼并,就连非实邑之外的田亩同样也没有征任何赋税。”
“你与许多士大夫皆说国家不能言利,但不言利,这么多将士怎么办,这么多官员薪酬怎么办?我不提将士的薪酬,如果恢复到唐朝的税赋水准,连支付官员薪酬都不够,国家又将如何?还有救灾赈贫。记得熙宁初,国库空空如也,河北大旱,你对陛下说,让百姓回各州安置,实际就是将百姓遣散回各州家乡等死。”
“都想轻税,我也想轻税,但问题不仅是税轻重与否,而是余下两个因素,税赋合不合理,豪强兼并严不严重。如果真象你所说的那样,几年后我去彼岸做一个海外王,又倚仗军功胁迫陛下,成更好,不成与我无关,那么几乎达到了无欲则钢,无虑则坚的地步了。但为何我执行政策时如此顾虑重重,比如推出紫钞,比如让里正备案,而非是官府派胥吏下去查所谓无主的山陵滩涂湖泽。还有,国家田亩五百多万顷,看似超过了真宗田亩,然而将交趾大理与广南西路改土归流所得的田亩除外,还有多少田亩,这还包括了介甫公查出的大量隐田。国家有那么多隐田,如果查出来,两税保持不变,百姓将会宽松多少负担,为何我不敢触碰?”
“不错,紫钞确实损害了一些豪强大商贾的利益,但因为银行司所造就的商业环境,许多人只要不是那么地顽固不化,实际这两年收入非减反增。而且前段时间我就与陛下说过,虽看似银行司让更多百姓富裕,但并没有从根源上制止贫富分化。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未来我朝最大的隐患。但为何我没有制止,当真没办法制止,主要害怕做得太激进,导致反对声音强烈,反而害了大宋。”
“如果我真的想做一个海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