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镠儿,他们两个来是否因为泉州兵变?”李太后敏锐地问道。
朱翊镠点了点头:“不用说,肯定是的。”
“娘也想听听,不知可否?”本来李太后她同样是因为泉州兵变才找朱翊镠问话,只不过先谈张居正的事儿。
“娘,这也什么不可以的?”朱翊镠一口答应。
这样,李太后也不回避,请申时行和梁梦龙进来。
他俩没想到李太后在。可既然在,那更好,免得担心朱翊镠不说实话。
只不过,申时行进来一副愧疚的表情,感觉不是那么自在,毕竟张居正的去留问题他没有拿定主意,泉州兵变他又没有阻止,关键朱翊镠还刻意提醒过。
所以,坐下来后申时行率先开口,自责地道:“娘娘,潞王爷,说来臣真是惭愧,疏忽大意,泉州兵变本来可以预防不让发生的。”
说是说泉州兵变按照原有的历史剧本发生了,但现在具体什么情况,是否与历史剧本一致,朱翊镠尚不清楚。
他还没来得及去了解,李太后、申时行和梁梦龙就先后找上门来询问。
朱翊镠迫不及待地问道:“泉州那边情况如何?”
申时行回道:“潞王爷不久前的预测非常之准,杨文遇与马景两个土达果然叛变,趁风高月黑的夜晚将泉州参将许汝继杀害了,从而引发泉州士兵哗变。”
朱翊镠诧异地问道:“吴兑吴总督没有通知许汝继参将防范吗?当日我可是说得清清楚楚的呀,申阁老与梁尚书也在场的。”
“具体什么情况,臣现在也不清楚。”申时行回道,“只有等平息叛乱,再去查探此次兵变发生的原因与过程,据泉州那边加急文书,现在只知道许汝继被杨文遇和马景两个杀害是事实。臣与梁尚书来,是为了向潞王爷求证一件事。”
许汝继既已被杀害,而且两个叛乱头子也正是杨文遇与马景,那说明与真实历史相差无几。
这也意味着,朱翊镠的提前警示似乎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当然,也有可能是中间的哪个环节出了什么岔子。
毕竟从吴兑到许汝继,中间还有其他官员,谁知道是不是都一丝不苟地重视并防范呢?
若提前防范,或许仍然不能阻止泉州兵变,因为那边太复杂(若不加阻止,未来还会发生更大的乱子,也即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宁夏之役),但堂堂一名参将保住自己性命应该没问题啊,许汝继竟然还是挂了!
朱翊镠真的怀疑是不是他这个潞王爷的话没有分量不足以引起吴兑等人的重视!
朱翊镠问道:“申阁老想要求证什么?”
申时行道:“潞王爷对千里之外的杭州、泉州判断如此之精准,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莫非潞王爷真有预知未来的超级本领?”
“没有,没有……”朱翊镠连连摆手,矢口不认,“不过机缘巧合,乱点鸳鸯谱似的居然言中了。”
朱翊镠说“机缘巧合”,真的没什么毛病。穿越了灵魂附体,难道还不叫机缘巧合吗?
然而申时行将信将疑地道:“该不会有那么巧吧。”
朱翊镠笑了笑:“还别说哈,真有那么巧!”
李太后默不作声地听着,没想到申时行居然推断出朱翊镠拥有预知未来的超级本领!
关于这一点,永宁公主在她面前可信誓旦旦地提及过。
李太后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一眼即看出来了朱翊镠不想多说:在她面前说观音菩萨托梦,在永宁公主面前说有预知未来的本领,这会儿在申时行和梁梦龙面前又说是机缘巧合……在三类人面前给出了三个答案,那她这个做娘的还不知道儿子安的什么心思吗?
对于“机缘巧合”四字解释,申时行和梁梦龙都不满意……根本就不是机缘巧合的事嘛!
都已经将许汝继、杨文遇、马景三个人的名字说出来了,这让谁相信那只是机缘巧合?
可不相信,又该如何解释朱翊镠这诡异的行为呢?
申时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怔怔地望着朱翊镠。
朱翊镠一副正儿八经的样,问道:“申阁老,梁尚书,求证这个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还是多想想泉州兵变如何善后、处理的吧?”
申时行道:“臣已经代替陛下起草了一道文书,恳请娘娘与陛下调度蓟镇总兵官戚大帅去镇压。”
李太后终于轻启丹唇,问:“真的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吗?”
李太后这简单的一句话,至少透露出两个讯息:第一,泉州兵变真有那么严重吗?第二,用得着大材小用调度戚继光去支援吗?”
未等申时行开口,朱翊镠便抢着回道:“娘,泉州那边问题多,情况复杂,派戚大帅过去镇压,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是该给泉州那边的士兵,尤其是蒙古鞑靼人一点颜色瞧瞧,不然他们以后还会作乱生事呢。”
李太后微微点头,说道:“好!那请申阁老尽快做出决定,不要酿成更大的祸乱。”
“明白。”申时行回道。
“哦,对了,”李太后忽然相到什么似的,问,“镠儿,关于泉州兵变的事,你还与其他人说过吗?”
“没有,就你们三个,娘亲为何如此一问?”
“没什么,娘就随口一问,我们三个需要反省。”
“是的,需要反省。”申时行和梁梦龙异口同声地回道。
朱翊镠也没说什么,心想反省就不必了,毕竟他真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又岂能奢望每个人都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