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女权(二)
这一来,对社会风气有很大推动,寡妇守节,不仅政治上全族光荣,而且经济上又有很大得益,于是人们就纷纷效尤。明代统治阶级不仅大力表彰节烈,而且严惩那些所谓不节不烈者。天顺年间,山西提刑按察司(掌管山西司法与监察的衙门)佥事(正五品)刘翀,娶再婚之妇朱氏为妻,由于违背了女子贞烈的规范,遭人检举,一直告到京城。就这么一件事,明英宗直接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下狱审讯。朱氏原系安陆侯吴杰之妾;吴死,改嫁张能为妾;张死,再嫁程鹏为妾。程因犯罪被杀,刘翀慕朱氏姿貌,不拘一格娶以为妻。朱氏是十分不幸的,最后嫁刘翀为妻,算是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归宿。可是最后,明英宗指斥二人“忘廉耻,配失节妇”、“有玷风宪”,并命令将刘翀削官为民。
封建统治者的这些做法,就是要迫使无数个刘翀、朱氏“就范”,以贞节压迫女性,扭曲、分裂人格,使民众服服帖帖地服从封建的统治秩序。
由于封建统治者这样大力倡导与施加压力,到了明代,所谓节女、烈女迅速地增加了。一部《二十四史》,其中录载的妇女,《唐书》54人;《宋史》有55人;而《元史》竟达187人。而到了《明史》中,共有308人,几乎是《元史》的一倍。《古今图书集成》,收入的烈女节妇,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而明代竟达3.6万人,这些数字更清楚地显示出明代倡导贞节之剧。
《明史·列女传》开篇云: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照耀井闾,乃至于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呜呼,何其盛也!岂非声教所被,廉耻之分明,故名节重而蹈义勇欤?今掇其尤者,或以年次,或以类从,具著千篇,视前史殆将倍之,然而姓名湮灭者尚不可胜计,存其什一,亦足以示劝云。
大意是明朝建朝以来,就把贞节烈妇作为一项法律条文去实施。地方上的官员们每年都要上报本地方的贞节烈妇事情,事情属实的还要给予建祠堂、立贞节牌坊。一时间,不管是乡下村妇还是豪门贵妇,大家都在默默遵守,记录在案的人员可能有上万人。
明代《列女传》记录:
明代开封有个农家女单三姐,年仅14岁,貌美。单家近邻有一恶少,觊觎她的美色,趁她父母下地干活时越墙来qiáng_jiān她。她极力反抗,到无路可走时,三姐就紧紧抓住中衣,恶少死命掰她的手,怎么掰也掰不开,一怒之下,操起菜刀来杀了三姐。父母回来发现她时,她仍死攥着中衣,坚不可解。官府闻知此事后,对她进行了检验,在确认她未失身后,才旌表她为烈女。如果死前已被qiáng_jiān,那就一钱不值了,不仅失去了作烈女的资格,连她全家都不光彩。
在明律上,“夫尊妻卑”不仅使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不能由自己决定,而且表现在夫妻相互犯罪时也是“同罪异罚”,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妻子人身权的损害。如妻子殴打丈夫,“杖一百”,至折伤以上,“各加凡人三等”;而丈夫殴打妻子,“非折伤,勿论”;“至折伤以上,减凡人二等”。可见,在相同的斗伤程度下,法律对妻子的处罚,远远重于对丈夫的处罚。更有甚者,丈夫过失殴杀妻子,一概列为“各勿论”。可见,把妻子视为丈夫的私有财产,甚至妻子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明显体现了明朝法律中“夫尊妻卑”的基本原则。明代妇女处于封建社会没落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并且封建统治者用封建礼教毒害妇女,造成社会上节妇烈女的大量存在。所以说万俟阳认为明代的妇女,不管在lún_lǐ意识、法律地位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堕落到了深渊的最底层。
万俟阳心里暗想如果有一天让自己有能力影响到一个地域范围的权利时,那一定要逐渐把这不平等的现象扭转过来。想到了些,万俟阳也没多大胃口了,直接扒拉几口饭,最后喝了一点汤就不吃了,然后自己洗了碗,又倒了大半碗的汤加了半条鱼肉,放在自己面前。
当万俟阳在做这些的时候,马大叔还有点奇怪,怎么晚上吃饭万俟阳不怎么高兴,话也不多,居然就只问了一个问题。几下吃完饭就把鱼弄一半在自己碗里,看来是挺喜欢吃鱼的。马大叔心里还有些高兴,至少他的娘子做的菜还是挺受欢迎的嘛。
不过这时候,万俟阳说话了,“柱子,先别吃,来!这碗我是洗净了的,把这碗鱼汤给你娘和奶奶端过去,去!这是我的意思!”
看到万俟阳眼神犀利,本来是看向他爹的目光也收了回来,听到万俟阳如此严肃的话语也没敢问马大叔。
“去呀!”万俟阳这时直接把盛有鱼汤的碗搁在柱子手上,柱子这时不得不站起来把碗端进去了。其实对于柱子来讲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而马成龙也是赞成的,只不过还是那句老话,这封建的礼节约束了大家的那颗纯朴的心,他们怕别人说他们没家教,没礼数,特别是这明代的社会风气便是如此,其实马成龙平常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只是突然来了万俟阳这个‘外人’,就要表现得‘正常’一点至少现在还算是外人,毕竟他来马家还不到一整天嘛。
“马大叔,其实我明白,你们这是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