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腾~”
维托接连后退,寻求破绽伺机反击,高云却步步紧逼,配合轻灵的步伐,前后手的大摆拳接连不断,滔滔不绝,一个接一个,前手摆拳目标肝脏,后手就是下巴,仿佛有着用不完的体力……
“如果你的对手技术全面,经验老道,能在技巧上全场压制你,但拳脚的爆发力不如你、身高臂展不如你、体力不如你、甚至抗击打能力可能也不如你……你想打败他其实很简单,就是选择出腿低扫或侧踹控制距离,然后以前后手的不断摆拳为主要杀招进行组合进攻。攻击的时候要注意距离,利用臂展优势,你能打到他,但他不能打到你。你身强力壮,就算打不中也可以摔打结合,顺势抱摔……”
针对维托·贝尔福特,和高云新的格斗水平,团队为其设定了一套不同于对付汤姆的新战术。
在颠步以及绕圈的切入基础上,进入进攻距离施展佯攻闪避或防守等手段,真正的攻击则以站立对攻为主。而在直拳、摆拳、勾拳、刺拳、振拳、低扫、中扫、高扫、劈挂腿、侧踹、正蹬等等等拳腿对攻招数中,高云又要以摆拳进行主要的进攻方式。
这种狂风暴雨似的摆拳组合,又被戏称为“摇奖拳”,中不中全靠缘分,可一旦中了那就是个决定比赛胜负的大彩。
一般来说,在同样一个职业运动员手中,相比其他刺拳、直拳勾拳等拳法,摆拳打出来的力道往往是最重的。
泰森是拳击里的史前巨鳄,巅峰时期的他任何一场比赛,没有任何人扛得住泰森的恐怖重摆拳,他的毁灭式风格让对手从来都是站着上场,躺着下场,他的职业生涯55胜44次ko,其中用摆拳ko的占90%。
其他职业运动员在用拳头ko对手的时候,摆拳的占比也很大,这足以说明摆拳的威力。
为什么?
因为摆拳不仅角度刁钻,可以变线,更不容易让人防备,也是最符合人体运动力学的拳法。
摆拳:从两腿蹬地用力带动腰胯做水平旋转,然后力量过度到胸椎和脊柱扭转,再送到肩关节,肩膀爆发性水平内收并往前送,最后用手臂出拳。弧线轨迹也是拳法中最长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手臂摆动的路线很长,位移距离较长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做功大,产生的动能也就越大。
再从人体的骨骼结构来看,形态决定功能,人体做拧转类动作是最能充分得用骨骼的稳定性。像投掷类的运动: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用尽全身力气往外扔、扎东西的运动,它们做起来的轨迹最接近摆拳,可以想象力量到底有多大。
其次是肌肉层面,整个手臂的肌肉如果做弯曲的动作,肌肉群发力最大。
而且摆拳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动脚、膝盖、腰胯、胸部、背部、肩膀、胳膊等各个部位的肌肉发力,它会以身体带动手臂,手臂本身使的力不是最主要的。相比其他刺拳、直拳、勾拳是绝不会像摆拳这么能调动全身肌肉的。
像是在传武里,也有对摆拳的解释,但不如现代科学来的这么直白、清晰、面面俱到——例如通背拳。
所谓通背拳名字的由来,意思是;丹田内劲由脊上行,通于背,达两臂。
通背中的攒拳就和摆拳很类似,要求拧腰切胯,含胸拔背,上身前倾,前臂尽量向前伸打,力达拳尖。同时,下肢发力配合,使下肢的蹬地力传递到拳尖上。说法是;攒掌似暗箭——弹攒崩掏,捽拏带领。
在太极的《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这么一句话:“命意源头在腰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就是说的这么个意思,两手两臂之劲由后背练成一体,内外兼修。内里抖肩活脊,力从地起,用腰、背、胸、脊柱、肩膀等各部位扭转撬动带动手臂,打出攒拳来更有威力。
事实上摆拳分很多种,又以拳击、踢拳、散打、a等不同格斗种类演化出不同的样子。
现在,高云所打出来的过肩摆拳组合攻势,就不同于汤姆被ko前打出来的俄罗斯大摆拳,甚至不同于任何一种。
因为高云的摆拳结合了通背拳中的某种训练方法,这是高某人和训练营里那一位通背拳的传武练习者交流学习所获得的成果。
通背拳中的打击技术不行,和现代搏击体系不兼容,但某些训练比较独到,可以和现代搏击体系融合。
比如其中活臂、活肩、活腕的手法就很有意思,能极大的增强身体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又是任何一种搏击技术都需要的基本素质。如果长期训练下来,臂展甚至都会有所增长。
高云这五十天里一直都在进行通背的专项训练,甚至在登台之前还临阵磨枪,做了摇臂开肩的活肩训练。
具体做法就是;放松肩膀,左右开弓疯狂抡胳膊,十几圈下来,手指关节肯定发胀。那是因为血液的惯性比其他组织大,整条胳膊的血液都因为离心力被甩到指尖去。这样慢慢的末梢循环被激活,时时洗刷筋肉骨骼,自然骨骼密度就上去了。同时,你会感觉胳膊好像都练之前长了那么一点点。
这就是通臂拳中所追求的;肩如负担,琵琶骨,活如扇,两手相连如星窜。打远击长,五指如锥,手背似锤,手腕绵柔。
高云本身就比维托臂展长了近十厘米,经过通背的独特训练方法,肩膀和手臂灵活的要命,往前一击好似灵猴献礼,琵琶骨和肩膀极端前送,维托第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