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些事情不亲自干过,就真不知道执行层面会有哪些千奇百怪的困难突然冒出来。
比如,要是让李素坐在成都的衙门里,闭门造车想象“导致从汉末到唐宋、汉人文明开发金沙江流域航运事业进展缓慢”的原因,那他多半只会觉得是技术和商业利益方面有制约。
就是让他想破脑袋,也不会觉得“汉人认为金沙江只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南蛮毒水,没有深入探索的价值”也能是其中一条重要理由。
因为在来之前,李素之所以对于自己的规划信心满满,敢力排众议在刘备面前打包票,就是因为他知道点相关历史:
后来明清两朝,随着西南夷改土归流事业的发展,长江中上游的航运,在稍加整治之后,就可以一直畅通无阻抵达云南昭通的巧家县老君滩。老君滩以下的航段,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封建自然经济的技术设备和动员能力就能解决。
明朝人就能做到的事情,李素稍微技术上开点小挂,肯定也能做到。
至于从昭通老君滩再往上游的通航,李素想都没想过,因为他看过抗战战史,知道哪怕到了20世纪30年代,近现代工程技术都还没法克服这种工程。
抗战前夕,正方的部队长征路过老君滩,都没法在此渡过金沙江。至于西南地方军阀的部队,在抗战时原本想发展老君滩以上的航运,以接应从滇缅公路运进来的美援物资,实现从滇至川的全线水运,但也失败了。
连滇缅公路这么牛逼的工程都造得出来的时代,老君滩航运尚且过不去,宁可公路运输走东线贵州十万大山、“二十四道拐”到重庆。
李素又没地图编辑器,他也就不会浪费力气了。
不过,亲自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研之后,李素对于自己的计划也更有信心了:既然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在人心而不在技术,那就好解决了嘛。
历经半月,李素心中总结出了几点心得:“原来不是唐宋的人技术不行,是他们没有动力来。古人对地理的探索yù_wàng居然那么低,一点都没有征服外面世界的yù_wàng,就知道内卷宅。
难怪明朝的时候徐霞客走遍大江南北,才考证出‘岷江不是长江正源’,但徐霞客也没办法考证出长江正源究竟有多远。
也正是基本上从徐霞客开始,后人才重视起直接开发西南夷——因为在汉人文明看来,长江流域的文明都是华夏的一部分,长江正源上游,怎么能视为不值得征服的化外之地呢?”
不重视地理开拓,缺乏探索精神?害人呐。既然李素来了?当然要趁着自己被称为知天命,把对外探索冒险开拓写入文化精神中去。
到了这一刻?李素心中想的已不仅仅是开发云南这点土特产和玛瑙翡翠?这是大是大非的民族精神问题了,能顺手推动一下为什么不推。
……
可惜的是?因为李素本人身体瘦弱不武,尽管他有心亲自稳定军心、坚持探险?他的视察之路也只走到了堂琅县以南百余里?就不得不折返。
那地方大致相当于后世昭通的巧家、会泽两县之间,因为过了巧家老君滩,上游没法坐船了嘛。
而且过了堂琅南界之后,长江两岸就分别属于越嶲郡、建宁郡了?再往上游一百里?南岸就从建宁郡进入永昌郡。
刘备目前的势力范围,只控制到犍为郡分出来的朱提郡,所以出了朱提境界之后是很危险的,都是不服王化的敌占区。
但李素还是派出了一小支探险队,让他们继续走陆路溯流而上搞地理发现?还许诺活着回来的人人升一级,而且出发之前就给家人额外发三十汉亩泸水沿岸屯田点的永业田当安家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真有一支几十人的小分队,在一个屯长的带领下带足干粮草药继续前进、一路绘图。李素要求他们至少再沿河往无人区前行五百里——
也不用多?因为只要再走五百里,那么已发现的泸水长度就已经比岷江长了?能证明这个是正源。
同时?李素知道往前再走两三百里?大约就是越嶲郡和永昌郡的交界,也就是大致后世的攀枝花一带。再往前走三百里,就出了永昌郡边界、进入彻底没有汉人文明羁縻统治过的地区了,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云南丽江。
而且在抵达丽江之前,长江就会往北拐,足以证明泸水不是出自南蛮的毒水,而是出自西方昆仑雪山的正统。
把这些素材加到《长江正源考》里,足够彻底稳定开发者的人心。
李素跟探险队约好了以十五日为限,他本人也会留在朱提郡继续视察督导工作,连过年的正日子都不回成都了。如果十五日后探险队还没回来,那就向国渊汇报工作。
探险队还算幸运,路上除了被毒虫毒蛇叮咬病死了五六个、被大凉山的蛮部吃了几个,其他都活着回来了,也带来了李素要的水文地理情报。
李素对于死难者厚加抚恤,并且将来写进《大江正源考》的序言里,作为“对本书有贡献者”列名。活着的升官赏赐。
……
当探险队回来的时候,国渊这边的航道整治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了大半。
看到李都督打得预言和指挥果然一项项应验,国渊也是满心钦佩,忍不住吹捧赞誉:
“全靠都督力排众议,不为动摇者的流言所动啊。我军居然能够走被蛮夷都视为禁地的泸水,直达堂琅县,并有此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