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大营是乱,但是。却是新汉军兵锋所向的地方乱,还没有被新汉军杀到的地方。那些营中的乌桓人。很快也完全清醒了过来,他们,上马就是兵,很快,就慢慢的集结成军。
然而,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已经可以清楚见物了,赵云与太史慈,也自然是看清楚了乌桓大营当中的情况。
赵云与太史慈。从一开始,就并非就是冲着这一战就完全灭了乌桓部族,就完全打败他们的想法,因为,近两三百万的乌桓人,百多万的乌桓骑兵,那还真的不是说笑的。一旦让他们反应过来,以他们优势的兵力,还真的有可能把新汉军给围杀在当中。
新汉军的确强悍。人人都几乎能以一挡十,可是,对于新汉军来说,拿自己一条性命。跟乌桓人换十条八条命,并不划算。这种死战,以牺牲换来的惨胜。新汉军不要也罢。
冲杀了一会,赵云与太史慈便已经察看到。乌桓的骑兵,开始集结成军。已经能对新汉军的冲锋骑兵队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及威胁。
乌桓人实在是太多了,并且,他们的确是弓马娴熟。在他们不备,在他们惊乱的时候,在天色还不够明亮的时候,新汉军能够做得到在他们的大营当中,有若无人的冲杀。
但现在,新汉军身在他们的大营当中,就等于是在他们的包围当中,那些反应过来的乌桓人,他们能够利用他们精准的弓箭射杀冲杀当中的新汉军士兵,他们的骑兵,冲上来,挡住了新汉军的冲阵。他们为了保护父母妻儿,似乎真的要跟新汉军玩命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赵云与太史慈,马上打出了旗号,让所有的新汉军骑兵,汇聚过来,分散开来,以营为单位的新汉军骑军,全都在冲杀之间,集中在一起。
很快,三十万新汉军骑兵,就马上形成了一股浪潮。
赵云与太史慈,两人一左一右,当先在军阵前方,直接的往中军大帐的方向冲杀过去。
之前行军的时候,潜进来的时候,闯营的时候,新汉军骑军都没有汇聚在一起。现在,在乌桓大营当中,分散冲突了一阵,再汇聚到了一起,如此,让新汉军的冲锋骑阵,更具威势,更具有冲击力。
在蹋顿的中军大帐,已经集结了不少乌桓骑兵,兵力也有二、三十万,这些,是护卫蹋顿的本部族的精锐骑兵。
可是,汇聚在一起的新汉军骑军大阵,形成了一道滚滚的洪流,已经不再是乌桓骑兵可以阻挡得了的。之前,新汉军分成三支十万骑队,乌桓的五十万骑军都没能阻挡得住,此刻,三军汇聚,三十万的骑军冲阵,又岂是乌桓骑兵可以阻挡得了的?
新汉军直线冲锋,所过之处,乌桓的人也好,还是挡在前面的乌桓营帐也好,全都被新汉军骑兵给推平了。一路碾压。
就快冲杀到乌桓大营的大王中军帐之时,赵云太史慈几乎同声大喝:“银甲骑兵结阵!”
冲杀当中的三十万新汉军骑兵当中,忽地冲出了一些身披银甲的骑兵。
嗯,让蹋顿念念不忘,每每恶梦的银甲骑兵再现。
这个,以前提过,新汉军的骑军,真正的由汉人组成的骑军,其兵力就是三十万左右。实际是,大部份,都是轻骑兵。真正的银甲骑兵,并不是太多。一开始,在远征大漠,灭了匈奴人的时候,银甲骑兵,其实不过就是一营人马左右。恰好在蹋顿的乌桓骑兵面前露了脸,杀得蹋顿心惊胆颤。
后来,自然也增加了不少,但其实也并不太多。毕竟,银甲骑兵,其实就等于是重骑兵。这些战马的护甲及士兵的重甲,打制虽然不是太大问题,新汉军完全有能力打制出更多出来。可是,重骑兵的确没有轻骑兵那么的灵活,大量的重装骑兵,并不适宜重途奔袭。并且,对于重甲骑兵的士兵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要知道,穿戴的重甲,怕就有数十上百斤重,一般的士兵,穿着这么重的重甲,还能活动么?还有对战马的要求也相当高,要负重更多。
所以,真正配备给赵云的重甲骑兵。其实不过是两营人马。其余的,就算是太史慈军中。也只是一营人马。
也就是说,在这支三十万的新汉军骑兵当中。一共就只有三营重甲骑兵,人数不过是七、八千骑。在早前冲营的时候,就是让这三营重甲骑兵,分别冲锋在前的。杀进了乌桓大营之后,这三营重甲骑兵,就基本是处于被新汉军骑兵大军的保护当中。为了保持战马及士兵的体力,他们并没有如轻骑兵那样,在乌桓营中左冲右突的杀人。
现在,赵云太史慈一下令。他们才从阵中杀出,在大军军阵前方,形成了一个冲锋的银色箭头。
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那团团护住中军大帐的乌桓骑兵,他们就算是再慌,再紧急的集结起来的,但都能够来得及,有时间让他们做好反击的准备。起码,他们可以随时向新汉军的骑军大阵放箭,所以,先让银甲重骑。突破他们的军阵,是必要的。在这个时刻,在两军正面冲杀的时候。重骑兵的杀伤力,才能够更加明显的突显出来。
戴上了银色面具的银甲骑兵。脸上的银色面面,也可以为他们护住脸面。不会让敌人的弓矢所伤。
然而,在这些新汉军的银甲骑兵一成阵,一冲锋的时候。
护着乌桓大营的乌桓骑兵,他们顿时一阵慌张,神色惊恐。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