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相对变化和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将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之后,继续提高。这种产业结构的趋势性转折意味着能源消费强度将以更快速度下降。
第三,为化解产能过剩、防控政府债务严重风险而主动采取的措施,也将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排放增速。过去十多年高速增长特别是最近五年来的高速增长,积累了不少风险因素。其中,制造业产能过剩和政府债务快速积累这两个因素,已经引起中央政府高度关注。
2013年针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低的情况,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压缩这些高耗能行业的产能,一方面将减缓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将降低国民经济的能耗强度。
另外,地方政府为推动工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等,积累了大量债务。《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3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万亿元。”(国家审计署,2013)防控债务风险,实际上是一个去杠杆过程,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程度的紧缩效应,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和排放量。
第四,普惠地提供涉及面最广的公共产品——清洁空气,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将促进节能减排。2012年,北京等北方地区发生持续雾霾天气。进入2013年,雾霾天气扩散到华中和华东等更大的范围,甚至海南也受到了影响。雾霾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雾霾大面积集中爆发表明,单纯依靠排放强度控制难以满足治理大气环境的需要。已经观察到的事实表明,随着排放总量的增长,特别是排放总量超过一定阈值之后,雾霾的负面影响并非以相同的速度线性扩大,而是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因此,必须在实施排放强度控制的同时,加强对排放总量的控制。
针对这种局面,政府拟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系统措施。2013年国务院制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推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
第五,全面深化改革,将带动能源消耗强度和排放强度降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使资源要素相对价格更好地反映其全生命周期成本,这一方面会减缓粗放型经济部门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改善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孕育新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点。
上述五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的节能减排效应,在短期内不会立即显现,预计要在“十三五”及之后的时期,才会对排放产生明显影响。
排放增速长期内趋缓态势进一步确认
碳排放取决于经济总量、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的碳强度三个因素。2013年初,对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发现,通过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中国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可以明显降低。但是能源强度的降低空间,用不同口径的gdp数据得到的结论差异很大。
具体而言,如果用2005年购买力平价标准衡量gdp所得到的中国能源强度水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可比发展阶段的情形,从而中国能源强度水平有较大降低余地;但如果用1dp所得到的中国能源强度水平,已经接近甚至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可比发展阶段的情形,从而中国能源强度水平进一步降低的余地非常有限。
但是,如果将发达国家从和我国目前人均gddp水平相当的时点,能源强度累积降低的比例,与我国未来十年能源强度降低目标比例进行对照,则我国节能目标有可能实现。
2013年中国出现的上述新现象,有可能促进形成更加乐观的节能减排局面。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介绍基础数据出现的新变化。
基础数据调整提高了能源消费和排放的基数
中国政府尚未公布系统的碳排放数据。因此,我们预测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世界银行的wdi(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考虑到o2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为此,在wdi尚未更新的场合,我们直接引用后者的排放总量数据。
按照世界银行wdi的数据说明,其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数据,也来自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但我们无法从该实验室得到碳强度数据。不过,通过简单的计算验证,wdi的碳强度数据实际上就是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碳排放除以能源消费量得到的结果。
因此,我们研究中所使用的碳排放数据来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而能源消费数据来自wdi。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数据则根据两者推算得到。
但是,wdi的能源消费数据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与中国官方数据不吻合。比如,2012年wdi报告的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数据,历年数据均高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的数据;而且变化趋势不一致。2013年也存在这种情况。第二,wdi能源数据本身,在年际之间的调整幅度也比较大。比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