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单雄信不识天下大势,执迷不悟,冥顽不化,白浩晨却觉此人侠肝义胆,英雄勇武,宁死不改其志,乃是一位忠义双全的英雄人物。
思及此,一股苍凉之情涌上心头,他抬首细细端详着尚天华,和颜道:“听说单二爷长得高大威猛,你并不像他。”
尚天华见他态度缓和,便也缓和了口气,“当年李氏怕我报仇,派人追杀,必要将我单家斩草除根,若非我义父暗中相救,我早已死于非命。我身负重伤,自幼孱弱多病,故此长得不像父亲。”
“原来如此。”白浩晨缓缓点头,暗自感慨。这位单雄信单二爷在当时的绿林是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他仗义疏财,义薄云天,曾数次救过落难中的秦琼,难怪秦琼会不顾皇命偷偷救下他的儿子。但这些恩怨往事涉及皇家,却不是他能置喙的。
他想了想,道:“那么四年前你武场夺魁,是因为秦公的缘故?”
“是的。”尚天华眼中划过一抹黯然,“当年义父病危,弥留之际,劝我不记前嫌,开功建业。所以我去武场夺魁,只是为了完成他的心愿。如今他已不在,我身为单家之后,岂能不顾家仇,为李氏效命。”
白浩晨点了点头,忽然沉眉道:“就算你想报仇,却为何要去抢劫贡银?你暗中收服江湖门派为你所用,难道意图谋反?”
尚天华目中星芒闪烁,冷哼一声,“原来你早已暗中查探过我。”
白浩晨目光转厉,神色严峻地说道:“你父当年起兵反隋,乃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是谓义军。但如今天下大定,百姓安康,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实是有负他的初衷。”
“我的作为有何不妥?”尚天华冷下脸来,“两年前,候君集奉旨讨伐高昌,令高昌倾亡。他不仅私派官员,更将收缴上来的金银据为己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属下士卒竞相尤效,四处掠夺。候君集怕其不端行为被揭露,反而听之任之。高昌早已被他们一伙人掏空,现李世民却又令其朝贡。我将贡银劫回,正是为了解救高昌百姓!”
竟有此事?白浩晨听后眉头紧锁,沉吟不语。
尚天华察言观色,缓声说道:“白大人,我看你也是个明辨是非之人,何必定要为李家效命?别人暂且不说,便说这近在眼前的齐王李佑。他的手下狂傲自大,所为皆是小人行径,观其下便可知其上,这样的人你怎可听命于他?”
白浩晨板起面孔,肃然道:“我并不归齐王所管,齐王之事也由不得你我议论。”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暗自叹气:尚天华之事本是由他负责。谁知他持了兵部密令前去调兵,却被齐王压下,说是此事全权交由他来处理。齐王此言一出,其他府衙便不敢再管此事。他知齐王是想邀功争宠,然而时间紧迫,亦无它法可想,只得交由齐王处理。不料齐王争功不成,反折损了众多兵士,更惹得与尚天华翻脸。此时他若不能将尚天华擒下,以尚天华的性格,逃脱之后必会向齐王报复,此地恐怕难有宁日。
尚天华仔细观察着他的脸色,继续说道:“白大人,你通晓历史,必然知道,想那前朝也不过是二代人短短三十余载的基业。纵然李世民治国有方,但观其子皆难成材,难保他亡后基业不保,你又何必一味的愚忠。”
白浩晨抬眉淡淡说道:“皇家事自有皇家人去管,却轮不到你来妄议。我身为人臣,当要做好份内之事。”
“好一个‘当要做好份内之事’!”尚天华不禁感叹,“若天下官员皆如你这般,不贪不争,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则政通人和、民康物阜,指日可待。只可惜,为官不贪者少之又少,不争者更如凤毛麟角,似那候君集与齐王者却遍地都是。”
“尚公子多虑了。”白浩晨轻淡一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今圣上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你之所见,不过是管中窥豹。”
“君子和而不同。”尚天华回笑了一下,“我已将事情据实相告,白大人通情达理,想必不会与我为敌吧?”
白浩晨却缓缓摇头,诚挚说道:“尚公子我敬你是忠义之后,确实不想与你为敌。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杀官劫银乃是重罪,纵有它情,也请你与我一同回去受审。”
尚天华目光骤然冷下,阴狠说道,“想要我跟你回去,也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份本事!”
白浩晨却仍是缓缓地摇了摇头,“尚公子你气血虚浮,体力不支。依我看,你现在便是站着也甚是辛苦,此时,你应当静心调养才是。”
“你如何知晓?”尚天华目中闪过一分讶然。他自认并未露出过多破绽。
白浩晨眼角扫过林中的官兵尸体,叹息地说道:“以你的性格,若是能战,恐怕就不会与我讲这么许多话了。”
尚天华眼中杀意骤起,傲然道:“我能不能战,你尽可过来一试!”
********
伊真有话要说:
尚天华及其与秦琼相关的故事均是伊真虚构。秦琼最重情义,江湖声名赫赫,就算不能违抗皇命救下结义兄弟,但偷偷救下结义兄弟之子,应该并不为过吧。
史载:
639年,李世民下诏令高昌国王上朝面圣,高昌国王托病不去。同年冬天,候君集奉旨挂帅,讨伐高昌。
640年,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