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尽管心中依然忐忑、依然没底,耶律璟还是心存侥幸的将十万大军交到耶律挞烈手中,命其即刻启程南下抗敌。
只是,耶律璟及一众支持他的契丹文臣武将心怀侥幸,希冀中京道之战能够按照自己的构想去展,以保住中京道、保住自己的皇位、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可身为前军统帅的耶律挞烈却根本不这么想。作为与北平军交战次数最多、接触最多,对北平军实力、对契丹军与北平军之间实力差距了解最充分、最明白的契丹人,耶律挞烈很清楚自己即将面对的北平军与以往任何一支汉人军队都不一样。
且不说对方手中使用的那些有如神兵一般、可以在数里之外便取人性命的犀利火器,单就其机动能力来说,就绝非百多年来任何一支汉人军队所能比拟。得益于当年幽云之战的大量缴获、得益于“兵贵精而不贵多”的建军理念,如今作为其主力的“飞龙军”人人有马,其部队的机动能力与契丹军不相上下。即便是作为辅兵的“保安军”,其精锐也装备有大量马匹和马车,从而保证其在与“飞龙军”协同作战时能够跟上步伐,不至被主力落下。面对这样一支当年汉唐最鼎时期马匹配备比例、机动力与自己在伯仲之间、战斗力却远自己的大军,若是按照朝廷的意思,分兵偷袭、骚扰粮道,其结果恐怕就是被对方各个击破、一口一口的吃掉。若是放弃分兵,而集中主力与对方进行决战,那么在二比一的兵力对比下,自己这方除了成为对方犀利火器的靶子和牺牲品,最终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之外,只怕别无可能。
面对分便各个击破、合便一举被歼的尴尬局面,耶律挞烈也只有期待着北平军的统帅犯轻敌冒进的错误,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而大规模分兵,将五万大军分成四五千人甚至两三千人的小股部队,分别进攻中京道各个州县。如此,自己这边才可能利用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对其中过于冒近、与其他友军相距遥远的一路北平军进行攻击,以期能够歼灭其一路。这样一来,既可以挫败敌军锐气、大涨己方士气,也算是对天子倚重与信任的一个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