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产能在多数时候都会给一个相对‘当地民众适合,不溢出,能够接受的价格’,这个定价被规定在了一定的‘额度’以内。
不说‘交智商税’的溢价产品,一般民众买常用品都会有一个心理底价,可以看做是‘死线’,那个价格绝不会太高,‘额度’上限,决定了这个行业可以持续赚钱,可以持续稳定,毕竟‘民以食为天’...
但无法站在高点。
相反,那一类可以调整‘定价’,通过‘虚拟信息’来调整民众‘心理底线’的互联想企业,就有了多的‘盈利空间’,至少他们的底价,并不会是一个‘死线’...
更何况,他们可以不去在意质量,而去猛力堆数量。
说时候,后世的‘混乱情况’,少不了这群人在作妖。
那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家只是习惯了,可没有法律能真正管理,程序正义在有时候只能执行程序,而不能执行正义...
比如说,你猜,那些卖得比‘更注重产品质量的传统企业’便宜几倍,便宜几十倍的互联网电商行业,为什么能站在‘传统企业’头上呢?